學研新創 - 創新醫材與診斷技術
穿戴式心震圖譜輔助心臟病發早期預警系統
2018-01-04
李明義所長團隊/長庚大學

李明義、林文彥、張伯丞、林仲志、蔡采璇

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心臟病突發常造成致命危險,因此惟有長期、連續地監測心臟生理訊號,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事先預警並防患於未然。依據CPR Guideline中指出心電圖(ECG)在偵測心臟病癥有其極限,例如心臟衰竭或心臟瓣膜異常病變病患在病發時,雖有ECG心律,但是心臟已經停搏,此一「心搏停止心電訊號」或「心電機械分離」現象都說明了單純ECG是不能可靠地評估心臟泵血能力。臨床上這類病患常須以超音波或核磁共振檢查,才能清楚診斷心臟泵血及瓣膜開合之異常特徵,但是這些醫院儀器昂貴不可能居家使用。本團隊技術為一種非侵入式心震圖輔助心臟急性病發行動預警系統,除了提出可由心震圖譜辨識左心室泵血分率(LVEF)之生理標記,以及估算心臟急性病發風險機率演算法外,所開發之穿戴式產品,由長庚醫院進行臨床驗證,在心衰竭病癥快篩及居家監測具有應用價值,為落實行動智慧醫療應用之典範。本技術之特色為同步量測心震圖(心臟搏動機械響應)及心電圖(心臟電生理響應)、即時判定心臟急性病發特徵、可供居家使用,達到隨身、隨時、隨地及隨動地察覺病患發病前早期徵兆,在第一時間提供預警,不但是心臟電、機械生理同步監測技術研發之新創見,也是穿戴式行動健康監測與預警產品實現之新突破。
技術優勢為動態心震圖譜量測為世界首創,可免除醫院超音波檢查,便可透過同步量測之心電圖,掌握心臟電生理及機械生理動態響應,了解心搏動事件發生時序,作為即時判定心臟瓣膜開閉、心肌收縮、血流脈衝異常之非侵入偵測工具,解決心臟急性病發時單靠心電圖無法辨別心臟衰竭或瓣膜性心臟病變特徵之瓶頸,具實用及創新價值,對發展穿戴式急性心臟疾病之行動監測與預警有重大之影響及國際競爭力。本技術已獲得美國及台灣8項發明專利,並完成專利佈局及近100位心衰竭病患之驗證。

評審推薦
‧本產品以非侵入、穿戴式、即時偵測的心震圖裝置來監測心臟功能,宣稱可量測心臟的收縮力、EF%及瓣膜是否閉鎖不全,並進一步提供即時的預警,具創新性。
‧具特殊設計之技術,協助測量臨床對象之心臟疾病,且有心搏之順序生理指標,已有文獻發表,有良好的商品化效能與市場潛力。
團隊簡介
李明義
學歷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現職 長庚大學特聘教授兼醫療機電程研究所所長
經歷 長庚大學教授兼機械工程系主任兼所長
美國CIMCORP Inc. 機器人研發經理
中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
英國國際工程技術學會會士(IET Fellow)
美國IEEE/SMC學會醫療機電整合技術委員會主席
美國IEEE / Robotics and Automation學會台北分會主席
教育部顧問室『醫療機電設計與整合教學資源中心』召集人
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常務理事及副理事長
中華民國自動化工程學會理事
中華科技輔具協會常務理事
美國IEEE/SMC學會Trans. on SMC: Systems期刊副主編
美國ASME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期刊副主編
中華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期刊(JMBE) 國際編輯委員
考試院考選部高等考試典試委員
獲獎:全國發明展「金頭腦獎」、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牌獎」、「科技產品創新育成獎」、「傑出發明家獎」、「醫工學會論文優良獎」、「SME學會最佳論文獎」、「Proctor & Gamble論文第一名獎」、「中國工程師總會年度工程論文獎章」、「中華優秀科學論文獎」、「優良教師研究獎」、教育部「大專教師與產業界合作研發績效卓著獎」、「論文指導教授獎」、IEEE/SMC「技術委員會績優獎」等。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