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陽明馬偕研究發現// 抗憂鬱劑 能抑制腫瘤生長
2012-06-08
[自由時報 記者 洪素卿] 2012/06/08

小鼠試驗 存活期延長

約有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有憂鬱症傾向,部分患者接受精神科治療後,不僅精神狀況恢復、連癌症控制情形也特別好。最新研究顯示,原因可能與抗憂鬱劑有關!由馬偕醫院與陽明大學進行的動物試驗發現,使用了抗憂鬱劑「Mirtazapine(樂活優)」的小鼠,因為特定免疫細胞被激發,癌腫瘤生長速度明顯減緩一半、存活期也大幅延長!

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方俊凱,最早是在一個乳癌患者身上發現這個現象,該患者接受乳癌治療後、短短一年就復發,情緒低落,被轉介到精神科門診,開立Mirtazapine給她,卻出現意外轉機。

癌友服藥 症狀獲控制

Mirtazapine是一種「正腎上腺素及特定血清胺抗鬱劑」,一九九○年代就在歐美上市,在台灣臨床上已經使用超過十年。因為該藥有嗜睡、食慾增加等副作用,恰巧可以改善患者吃不下、睡不好的問題。持續追蹤發現,雖然這名患者的癌症病情在短期內復發,但後續症狀控制得超乎預期。後來幾名乳癌、結腸癌患者,服用該藥後也有類似情況。
這項觀察引起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教授黃正仲的興趣,與馬偕醫院合作進行研究,研究成果已被「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接受,即將刊登。

體外腫瘤細胞試驗顯示,該藥不能直接殺滅腫瘤,但進一步使用植入癌細胞的小鼠試驗則發現,服用Mirtazapine小鼠身上的腫瘤生長速度明顯趨緩,平均生長速度約是未服用Mirtazapine小鼠的一半,平均存活期也延長五十%以上。

免疫細胞 可能被激發

分析顯示,Mirtazapine這種用了十多年的抗憂鬱老藥,可能是透過細胞激素中的介白素十二以及干擾素,提升殺手淋巴球等免疫細胞球功效,也就是透過提升生物體自身免疫力、達到抑制腫瘤的效果。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姚建安指出,近年來一些根據臨床觀察的報告,確實指出情緒與疾病、癌症有相關。部分動物實驗也認為,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可能跟疼痛、情緒、腫瘤、老化都相關。但目前學界對該領域了解仍有限,不建議隨意使用抗憂鬱劑,以免反而影響人體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民眾不妨試著以比較自然健康的方式、保持心情穩定,也能遠離疾病。

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指出,曾有研究顯示,有抗憂鬱劑可以透過影響鈣離子通道,讓癌腫瘤生長變慢、延長存活期,但都還需經過臨床試驗,她說:「我常告訴病人,高高興興接受治療,效果才會好。」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