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創技術
子宮內膜癌致病基因甲基化檢測 非侵入式精準篩檢
2021-09-28

子宮內膜切片屬侵入性檢查,除造成病患不適,亦潛藏感染風險。創新的非侵入檢測方式,係自子宮頸抹片篩檢兩個子宮內膜癌特定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再經電腦運算,可提供準確率達92%之子宮內膜癌罹癌風險評估……


| 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賴鴻政教授團隊 |

 

子宮內膜癌在台灣,已經遠超過子宮頸癌與卵巢癌!但是診斷內膜癌的方式,過去幾十年來,沒有太大改變。對於四十歲以上,有異常出血的婦女,可在門診取得內膜檢體,由病理科進行化驗。但大約有25%的婦女,因未生育過,或年紀大、體重過重、怕痛等原因,無法在門診接受內膜切片的檢查,必需進手術室經全身麻醉後,以子宮內膜刮搔術,方能取得檢體化驗。但根據健保資料,排除不孕相關的檢查之後,五十歲之後的異常出血,平均每16個檢體,診斷出一個子宮內膜癌,40-50歲異常出血的,每85個檢體,才會有一個癌症,如果是40歲以下,平均137個檢體,才有一個癌症。造成了病患不採檢不放心,但採檢化驗,卻又大部分不是癌症的情形
 

▌創新開發子宮內膜癌篩檢生物標記

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環境等因素,部分基因序列會逐漸發生甲基化程度的改變,進而影響基因的表現與基因體的穩定,促進癌症形成。藉由檢測這些基因甲基化程度的改變,可作為偵測癌症的生物標記。雙和醫院賴鴻政教授團隊發掘出對於子宮內膜癌具有應用價值的基因序列與甲基化程度改變,用以作為癌症篩檢的生物標記,並成功開發出安蓓基因檢測試劑。對於40歲以上,有異常出血的症狀的婦女,只要從子宮頸抹片取得的檢體,檢驗兩個與子宮內膜相關的基因甲基化程度,經過電腦的運算,即可提供罹患內膜癌的風險評估,對於高風險婦女,可進一步進行子宮內膜採樣檢查,如果是低風險婦女,則可繼續觀察,或逕行治療,3-6個月後再追蹤。

▌全球第一個子宮內膜癌輔助診斷分子檢測試劑

安蓓基因檢測以即時定量甲基化特異性聚合連鎖反應(qMS-PCR)技術原理,檢測子宮頸細胞檢體中特定基因的甲基化特徵,做為篩檢子宮內膜癌的輔助工具,準確率達92%,在2021年7月31日獲得台灣衛福部的核准,也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子宮內膜癌輔助診斷的分子檢測試劑!


 

▌技術強項與優勢

  1. 目前唯一的子宮內膜癌分子檢測試劑,且通過TFDA核准。
     
  2. 高靈敏度及專一性,可大大降低侵入性檢查的必要。
     
  3. 為低侵入性檢測,過程與子宮頸抹片相同。

 

▌開放那些合作項目?

 

  1. 醫療院所與檢測通路
     
  2. 歐美體外診斷試劑之合作廠商
     

 

 了解更多詳情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