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創技術
源自聽損學童母親心願的創新智能聽力檢測系統
2022-03-02

「潛藏性聽損」通常無法明確察覺,若能讓聽力檢查更便利、更普及化,將有助提高潛藏性聽損患者早期接受治療的機會。為了幫助聽損兒童家庭,廖文輝醫師團隊花了17年的努力與耕耘,終於讓這項系統完成開發,讓檢測過程越來越便利…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4.66億的人有聽力受損問題(約是全世界人口5.9%),換算成台灣的聽損者即已超過135萬人。德國一聽力科技公司曾經研究全球50座大城市的噪音污染與聽損資料,發現都會噪音污染與居民聽力損害有密切關聯,聽損最嚴重的是中國的廣州,台北則排名第14,屬聽損較高的城市。

從年齡結構來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對於老人聽力的研究發現,聽損會惡化認知能力,增加失智症的罹患風險2至5倍;因為MP3播放器和智慧型手機被大量使用,美國聽語學會估計至少有13%青少年患有噪音性聽損;學童的聽損盛行率約為7%-15%,常見原因為積液性中耳炎、耳垢阻塞、慢性中耳炎併膽脂瘤和單側先天性聽障。


※「創新智能聽力檢測系統」係由北榮廖文輝醫師(中)、陽明交大賴穎暉老師(右二)及中研院曹昱研究員組成的研究團隊。(照片來源:臺北榮民總醫院)

聽力受損大多是緩慢且漸進的病程,通常無法明確察覺,此即為「潛藏性聽損」(latent hearing loss),若因此未能及時就診並造成延遲診斷的情況,醫學上稱為未被診斷出的聽損(unidentified hearing loss)。因此,若能讓聽力檢查更便利、更普及化,將有助提高潛藏性聽損患者早期接受治療的機會,進而減緩聽損或避免其他病症的發生。這也是臺北榮民總醫院廖文輝醫師研究團隊研發可攜式的「智能聽力檢測應用系統」(the Smart Hearing Testing Application System)的目的。

現行的聽力檢查在一般診所或醫院是使用音叉測試,在教學醫院進行的純音聽力檢查則需三個要件,包括診斷型聽力檢測儀器、執行聽力檢測的聽力師及專業隔音室。純音聽力檢查雖然具有音叉無法量化的檢測結果,但因施測的專業程度過高,所以不易普及,而且需要的檢測時間較長又無法即時監控…,這些現況和限制都是促使「智能聽力檢測系統」成形的催化劑。

廖文輝醫師提到他開始研發可攜式聽力計的契機是千禧年一位竹科聽損學童媽媽的心願。她的孩子因感冒而罹患積液性中耳炎,這是小孩最常見的潛藏性聽損原因,根據治療指引(guideline),中耳積水的小孩應追蹤至少三個月,當聽力受損大於30分貝以上,就須進行手術治療,因此聽力追蹤相當重要。

當時這位母親要帶著孩子辛苦奔波往返兩地就醫追蹤,因此希望能有一種簡便的聽力檢測裝置,可以讓她在家中自行監測小孩的聽力狀況。當年一位母親的心願沒能成真,卻在廖醫師心中埋下種籽。17年後,在廖醫師團隊的努力下,創新的聽力篩檢系統誕生,不僅助增遠距醫療和智慧醫療的項目,也幫助更多為人父母或兒女者可以更有效照顧家人的聽力狀況。

※系列報導:

※本文由生策中心新創幫編輯群採訪撰寫。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