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創技術
從中山附醫的智慧醫療跨域平台看台灣醫療數位轉型契機
2022-04-07

數位轉型要怎麼做才是活路呢?曾志仁認為日本的觀念和做法就相當正確。他認為數位不要太早想要飛,而是要先做好第一層的基礎建設,包括伺服器、元件、數據互通、大數據(數據庫)等都須先建置及準備。中山附醫也在四年前創立開放式的醫療資訊合作平台,讓業界及新創公司能提出任何想法,共同討論、一起合作...

中山附醫副院長曾志仁在此次訪談中,也提到台灣醫療的數位轉型。他表示數位轉型目前還未成熟、也還未到成功的階段,台灣醫療的數位發展有90%都是在臨床醫療的診斷和處置方面,而從許多跨國大企業的數位部門運作結果來看,數位轉型目前多數的方向可能是錯的,而且AI的發展仍然尚未成熟,必須先將基礎的部分做好之後,才能循序漸進的推進後續的應用以發揮效益。

數位轉型要怎麼做才是活路呢?曾志仁認為日本的觀念和做法就相當正確。日本鼓勵全球做醫療資訊化,但是它本身只做儲備資料的數據中心角色和任務,也就是說做數位不要太早想要飛,而是要先做好第一層的基礎建設,包括伺服器、元件、數據互通、大數據(數據庫)等都須先建置及準備好,其他方面例如財務、管理和品質也都是基礎的一環,是醫療的磚塊,這些方面都完備了,之後要蓋出什麼樣的建築物則是後續的事。因此,在第一層的部分,應該要輔助各國做出醫療的數位中心,接著才進到第二層,包括癌症預防、體重管理和血壓監控等醫療面的基層面向,然後大概到10年後才能進到第三層–攸關生死的重大決策。


※曾志仁指出,台灣的數位轉型,政府應該涉入更多,在建立台灣系統的統一化和標準化方面予以著力;由政府統一做出一套後提供醫院套用,用於建立和完善醫療數據中心,進行數據的儲存、挖掘和分析,以及開放作為論文撰寫的使用等等。(照片來源:中山附醫團隊提供)

在談到以醫院作為產品或技術驗證的場域時,曾志仁先是提到,往往都是個別醫院或是醫師與企業或政府合作,大多是一個個獨立的計畫或專案在推動。而曾志仁有感於此,為了強化這種合作方式的效益,便在四年前主動向院方提出,由他發起成立了一個跨領域的智慧醫療資訊委員會平台,此應是當時首創做法。這項平台的參與者有院長、副院長、醫院工程師、學校老師、產業界老闆、產業界工程師甚至有新加坡成員等,目前為止包含了十幾家公司、大學院校、工研院、醫材公會和塑膠中心等,產官學界的代表都在其中。

平台成員可提出任何想法,共同討論、一起合作,任何有興趣加入的單位都可參與,例如該院與華碩的合作就是如此促成的。曾志仁特別提到,藉由此平台,他可以與心態較為開放的電子資訊公司直接分享哪些方向可以做、哪些是地雷必須避開,達成共識後即可開始一起合作,例如與某企業主要合作資料庫的儲存、挖掘和分析以及病人系統等方面的專案,目前主要進行的重點是運用該企業的自然語言分析法,以AI將醫院的非結構化資料自動轉化為結構化資料(結構化病歷資料是無法由人工寫成的)。透過這種方式進行資料轉化,並沒有改變作業流程,而病歷資料就結構化了,因此不會造成推動變革及實務運作上的困難。

曾志仁在中山附醫所創立的這個開放式的醫療資訊合作平台,可在產業間形成較為系統化和制度化的合作模式和機制,企業不必各自去找個別的醫師,可免去盲目摸索、費時洽詢合作以及人治方面的相關缺點。這個平台是開放的,歡迎國內外單位自由加入,無需費用,也可以先以旁聽或提供意見的方式參與,彼此有共識就可以開始合作,中山附醫就作為推動的場域

※系列報導:

※本文由生策中心新創幫編輯群採訪撰寫。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