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創技術
曾文毅:失智症研究將有突破性進展,解藥的誕生指日可待
2022-05-11

曾文毅認為失智症治療在這幾年內應會有突破性的進展,可能會有解藥被研發出來,因為目前已經有許多很活絡的研究都在進行中,多年來眾多的研究團隊都吸取了失敗經驗,也調整了方向,會有更多的研究投入於進行更早期的篩檢、預防和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預估2030年全球失智症人口將超過7,500萬,照護成本將攀升至2兆美元。由台大醫學院教授曾文毅帶領的研究團隊早在2003年起就聚焦擴散式磁振造影(Diffusion Spectrum Imaging)對腦神經纖維束分析技術的研究,並於2012年獲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刊登研究成果,直到2017年末,曾文毅決定技轉這項累積至少15年基礎的技術並加以商業化,遂成立上頂醫學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頂)並擔任共同創辦人兼首席醫務長,以終止失智(End Dementia)為願景,希望解決目前欠缺早期診斷及客觀評量療效的未被滿足之臨床需求,因此以腦部擴散式磁振造影技術為基礎,結合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建立一套非侵入式的腦神經纖維示蹤技術(Tractography),分別從預防醫學以及協助追蹤治療和開發藥物等方面切入,一方面提供客觀且量化的腦神經健康情形評估服務,而此服務也已由臨床資料分析證實可辨識腦部認知功能退化程度、預測失智症及其預後;另一方面可針對早期及輕度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在其進行到不可逆的階段前提供有效的介入改善治療,同時上頂也正展開與一些開發阿茲海默症的藥廠或醫療器材廠商合作,協助預測使用其藥劑或醫療器材的預後狀況,以判定治療的有效性。

上頂的共同創辦人曾文毅在就讀清大核子工程學系時認為行醫救人是可最直接幫助人的行為,於是報考台大的學士後醫學系且順利成為第一屆學生,之後當住院醫師時選擇在影像醫學部受訓四年,係希望結合在大學時的理工專業與後來的醫學訓練,以利發揮較多的貢獻。升為主治醫師時,MRI(磁振造影)正是當時問世不久的影像檢查儀器,可幫助了解許多人體功能,被認為是具潛力的技術,但當時台灣在這方面知識不足,於是他離開醫師工作前往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深造,取得博士學位後又在哈佛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一年多便到台大醫學院任職,從1999年直到2020年,將近20年間將自己定位為醫師科學家的角色、專心於臨床與研究上。2017年曾文毅認為腦的影像技術已經頗為成熟,應足以發展成商品應用到市場上,正好也有朋友願意支持,於是創立了上頂。公司成立三年後他才正式退休並全力投入公司營運推動,他提到,從踏入理工領域、接受醫學訓練一直到進入產業界,都是朝著一致的方向,目標都是要造福人類、要對人們有幫助,這一點是始終沒有改變的。


※曾文毅除了是醫師科學家的角色外,他還是名人曾博恩的父親,是一位支持兒子往興趣發展的好爸爸。(照片來源:STR Network-薩泰爾娛樂)

問到在創業時如何選題,曾文毅說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就是腦,腦也是最深奧、最具挑戰的器官,目前沒有任何解藥,所以也是人類最束手無策的器官;疾病方面則選定認知功能的衰退–失智症,希望做到可以量測和預測,因為這是他比較拿手的技術所在,而且由COVID-19造成的「長新冠」(Long Covid,即指感染COVID-19病毒確診康復後所產生的後遺症,例如腦霧),也會是將來值得研究的課題。曾文毅擁有的核心技術是水分子擴散技術(也就是擴散式磁振造影),這是臨床上普遍熟悉的領域,但在臨床的應用上則尚屬有限(例如腦中風),他利用此技術檢核腦神經纖維束的微結構狀態,並加上自己團隊研發的AI演算法,已經發展出自動分析技術模組,可以了解腦部的微結構有沒有損傷,進而可以計算出腦神經年齡,即腦神經老化指標,如果腦年齡超過實際年齡10歲以上就代表腦部過度老化,有早衰現象。

曾文毅指出,壓力、飲食不健康、睡眠品質不佳、三高、肥胖症、腦部創傷和思覺失調症等都會造成腦部過度老化,使得腦比較脆弱,而腦齡差愈大,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愈高。曾文毅強調,大部分做法是透過評估巨觀的腦結構年齡或腦容量來看腦部健康情形,他們則是以微觀的腦神經纖維年齡判斷老化情況,藉此也可以判斷是否出現失智症的前期病症–「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的現象。曾老師的團隊發現,透過軸突的老化指標,可以反映認知功能的變化,於是在今(2022)年於阿茲海默症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軸突的老化指標與臨床失智分數CDR有高度相關性。

曾文毅進一步提到,失智症治療在這幾年內應會有突破性的進展,可能會有解藥被研發出來,因為目前已經有許多很活絡的研究都在進行中,多年來眾多的研究團隊都吸取了失敗經驗,也調整了方向,會有更多的研究投入於進行更早期的篩檢、預防和治療。


※圖為AcroViz全腦神經年齡的檢測報告書,提供腦神經健康的完整評分資訊。該技術已取得美國FDA的510(k)上市許可。(照片來源:上頂醫學科技提供)

上頂這項全球唯一結合擴散磁振造影及AI的技術,可提供準確的腦部健康評量,已於臨床驗證可早期預測失智風險、鑑別失智病情,目前已取得美國FDA核可,現正申請台灣TFDA許可中。上頂總經理陳如芬在受訪時提到,公司目前已經建立好的商業模式,即採用B2B2C模式推動自費健檢服務,已經與振興醫院和台安醫院等醫療機構簽約,以及聯安、美兆、林青穀家醫科診所和梅約聯合診所等合作提供民眾高階健檢服務,將在台灣和美國持續蒐集更多臨床資料,未來這項檢查技術也可應用於其他腦部相關疾病的檢測與預防,例如腦創傷、神經退化性疾病、精神疾病等。中期將複製台灣經驗開發亞洲其他國家健檢商機,長期目標則希望研發創新醫學影像標記進入美國、歐洲等臨床應用市場,預期將有大幅成長潛力。

曾文毅最後補充指出,關於導入美國市場,他如今體悟到並不是通過FDA就可以順利進入市場,比較可行的方式是要及早布局、先和醫生合作,讓醫生可以運用要導入市場的產品或技術進行實驗和研究,讓醫生們逐漸了解和熟悉產品,如此才有利於將來推廣到醫院裡。而為了可以接觸到更多在乎腦部健康或腦齡衰退的人,上頂也計畫與健康產業共同合作,透過提供預防老化和腦齡檢測的服務,在重視健康但屬於亞健康族群的民眾端先做出名聲。面對老齡化社會失智海嘯的來襲,曾文毅認為要有全面性的做法,包括必須有主管機關、立法機關和對民眾的合適做法一起合作、推動,進而促成覺醒和改革,才能抵抗失智海嘯。


※圖為AcroViz團隊合影。左起:上頂醫學共同創辦人首席醫務長曾文毅、共同創辦人/總經理陳如芬、共同創辦人首席技術長徐泳欽。(照片來源:上頂醫學科技提供)

※系列報導:

※本文由生策中心新創幫編輯群採訪撰寫(口述:曾文毅董事長/陳如芬總經理 執筆:楊淇崴)。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本文獲《天下雜誌》之《未來城市Fututre City》轉載報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