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新創 - 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
TruePlaque-Net:全自動去除鈣化干擾之精準冠狀動脈狹窄偵測與程度評估AI模型
2022-12-20
王宗道教授團隊/臺灣大學

王宗道、陳中明、李佳燕、李文正、李志國、黃裕城、陳祐銓、簡祥秦、王慶萍

臨床上冠狀動脈疾病檢查的黃金標準是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oronary angiography),但此檢查具有侵入性,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一大負擔,因此非侵入式的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 (CCTA: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成為近年來輔助醫師判讀的重要工具。CCTA影像能夠快速掃瞄胸腔內的3D的高解析度影像,可視化血管解剖構造,亦已有研究證實CCTA可評估冠狀動脈狹窄情形。然而CT的空間分辨率有限,造成高密度鈣化斑塊區域的影像強度會渲染至其鄰近區域,稱之為鈣化膨漲效應(Blooming Artifact),此現象使得鈣化斑塊於CCTA影像上看起來較實際上大許多,造成醫師對於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過度評估,造成全球心臟學界困擾。本團隊基於去年獲得入圍獎之關鍵技術-冠狀動脈心血管重建模型(TaiCAD-Net),進而建立全自動去除鈣化干擾之精準冠狀動脈狹窄偵測與程度評估AI模型(TruePlaque-Net),整合成一套全自動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評估with blooming artifact mitigation系統,克服鈣化膨漲效應對CCTA影像造成的影響,以獲得血管的真實狹窄位置及程度,與此同時,整套架構已與廠商進行整合及落地驗證。本技術被賦予高品質精準之標註資料,透過台大TW-CVAI團隊聯合全台八大醫學中心,建置多模組冠狀動脈巨量影像生理資料庫。團隊以冠狀動脈血管攝影影像作為ground truth,針對CCTA全冠狀動脈,考慮鈣化膨漲效應進行內外管壁標註,同時參考Society of Ca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SCCT)對於斑塊類型及狹窄程度之定義建立精準標註資料集,以提高模型準確度。

評審推薦
1.本案的AI模型克服鈣化膨漲效應對 CCTA 影像造成之影響,可獲得血管的真實狹窄位置及程度,可解決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過度評估問題,具臨床應用價值。
2.題目定位清晰明確、技術已成熟,有相當說服力的學理根據,研究成果相較於市售軟體更為準確,未來市場潛力龐大。
3.團隊在CCTA上鈣化干擾的去除校正技術居全球領先地位,整套架構已與廠商進行整合及落地驗證。
團隊簡介

王宗道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

哈佛大學醫學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見習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

現職

現任職務(醫院/醫學院)
台大醫學院內科專任教授
台大醫院內科部整合醫學科主任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心導管室主任
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現任職務(學會)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
台灣醫院整合醫學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高血壓學會名譽理事
Associate Editor, Hypertension Research
Editorial Board,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Korean Circulation Journal/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Society of Cardiology 

經歷

台大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

台大醫院內科部總醫師及心臟科研究員

恩主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講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助理教授/副教授

中華民國內科醫學會副秘書長

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教育委員會委員

台灣動脈硬化暨血管病醫學會理事

台灣血脂衛教協會理事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