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育德、洪佳聖、李唯愷、黃梓軒、林駿亦、楊蕥瑄、盧家鋒、郭萬祐、吳智君、李政家、楊懷哲、鍾文裕、游惟強
加馬刀放射手術,為一種治療腦瘤的有效方法。腦部磁振影像在診斷、治療計畫制定及治療後追蹤過程中,扮演必要角色。腦瘤影像的臨床實況與診療有三大需求:(1)進行放射手術前,均需病灶精準圈註。(2)治療後醫師需調閱病患多次影像及報告,對欲追蹤之三維腫瘤進行費時費力的體積量測以評估療效。 (3)如能早期預測手術後療效,可提供醫師治療決策參考。
本產品DeepBT針對聽神經瘤、腦膜瘤、腦轉移瘤三種常見腦瘤磁振影像,使用獨特設計雙通道U-net深度捲積神經網路自動圈選三維腦瘤,與臺北榮總與臺中榮總合作,使用兩家榮院巨量且雙參數(T1W+C和T2W)腦部磁振影像超過兩千筆(二十萬張二維影像),克服影像軸向與平面解析度不同、不同類型腫瘤數量不均,體積大小位置不一、術前術後腫瘤變化與對位等問題,已完成(1)自動圈註同一病患之術前與(2)術後多時間點腫瘤輪廓並計算體積,效能達到與醫師80%的圈註重疊率(3) 以影像組學結合病患臨床參數,於術前預測療效,協助醫師診療決策。針對聽神經瘤,預測放射手術後是否會有假性進展、腫瘤對於放射手術治療有無反應。針對腦膜瘤,預測放射手術後出現腦水腫副作用之可能性。針對腦轉移瘤,可預測放射手術後局部腫瘤控制情況、病患總體存活時間。
2.本案為臨床醫師追蹤腦瘤之極佳輔助工具,提供部份腦瘤手術預後之輔助評估,已接近量產;團隊更有前案取得 FDA,有先例可參考協助取證,具規劃完整性。
3.目前未有量測多時間腫瘤體積變化之產品,本案技術已經過臨床確效驗證,潛力佳。
吳育德 |
|
學歷 |
美國University of Pittsburgh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碩士,成大電機學士 |
現職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特聘教授兼醫工學院副院長 |
經歷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研發副院長兼產博學位學程主任 國立陽明學研發處研發長、國立陽明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特聘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所長 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助教授\副教授\教授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助理教授 美國卡內基美儂Research associate。 |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