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昌衛、蔡仁傑、張兆凱、祝偉倫、蔡聖諺
黑蒜以抗氧化、抗發炎、促進腸胃蠕動及護肝等健康功效著稱,但傳統製程在保留其機能性成分上仍有提升空間。本團隊以科學化炮製技術為基礎,致力於提升黑蒜的保健機能與產品價值。本技術團隊採用新穎加工技術如超音波、高壓與脈衝電場,並結合階段式炮製過程,使功效性成分SAC比傳統製程提升約80%,果聚醣含量提升54%,多酚與黃酮等具保健功效成分的含量亦有大幅增長,且可縮短製程時間50%,同時降低了可能具有健康風險的5-HMF含量,使機能性成分的合成效益顯著提高。此外,本技術保留了黑蒜的風味與外觀,並透過感官品評證實其口感優於傳統製程產品,整體接受度更高。 此項創新技術不僅在機能性食品領域實現技術突破,還為台灣本土蒜頭產業創造附加價值。本技術透過與本地農產加工業者的合作,預期能有效串聯國內蒜農及食品加工業,生產具有市場鑑別度的保健食品,並擴展至亞洲與歐美市場。 本技術已發表於10篇國際學術期刊,獲得8項專利及3項國際發明競賽肯定,彰顯其科研實力與應用潛力。未來,技術團隊將致力於技術轉移與商業化,推動黑蒜相關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佈局,實現學研與產業的雙向結合,為健康產業帶來可持續的發展動力。
2.以科學化炮製技術提升黑蒜產品,證實具抗發炎、促進腸胃蠕動及抗氧化等功能,並含有含硫化合物和果聚糖,同時減少致癌風險物質,展現了產品的實用性和健康價值。

謝昌衛 |
|
學歷 |
博士 |
現職 |
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 特聘教授 |
經歷 |
現任 1.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 特聘教授 2.國立中興大學產學研鏈結中心育成推廣組 組長 3.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食品暨生技實習工廠 廠長 4.經濟部 CITD 民生食品類組 召集人 5.衛福部食藥署實驗室認證審議小組(食品領域) 委員 6.教育部「大專校院教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生技農科學門 召集人 7.行政院農委會屏東農業生物科技生物技術園區「農業生物科技園區促進園區事業研究 發展補助計畫」審查委員 8.行政院農委會農村社區企業經營輔導審議小組 委員 9.農科院「農產品冷鏈技術運用與專家輔導團機制優化計畫」輔導專家 10.臺灣農業化學會第 40 屆 理事 11.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二十六屆 常務理事 12.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ereal Chemistry(ICC) 台灣代表會員 曾任 1.大葉大學生物科技暨資源學院 特聘教授兼院長 2.衛福部食藥署健康食品審議小組 委員 3.臺灣農業化學與食品科學期刊 總編輯 4.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 CAS 優良農產品肉品技術小組 委員 5.衛福部食藥署 107-110 年度健康食品審議小組 委員 6.科技部生命科學研究司食品營養保健學門食品科學組 複審委員 7.科技部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農產資源科學學門(農藝、園藝及農化組) 複審委員 8.107-108 年(第 2 期)『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生技農科學門 副召集人 9.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 24 屆會誌編輯委員 主任委員 10.台灣食品產業策進會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108 年推動食品製造業者執行第一級品管與追溯追蹤輔導計畫」委辦計畫 委員 |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