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新創 - 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
智慧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早期預警平台
2020-12-23
柯立偉教授團隊/國立交通大學、東元綜合醫院、亞堤仕生醫科技公司、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柯立偉、張智豪、陳怡君、張揚、呂紹瑋、范佐謙、林達雄
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今年(2020)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通過第一個具有療效的電玩遊戲處方[6],用來治療孩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由於ADHD為神經性疾病,尚未具輔以腦波神經訊號進行診斷和治療,因此,本團隊獨創智慧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早期預警平台,整合注意力遊戲設計並配戴無線腦機介面裝置與人工智慧學習系統,能有效提升診斷參與率及成效性。本團隊獨創技術是利用無線腦機介面所量測出的生理訊號與虛擬遊戲來評估持續性專注力,建立一套早期預警平台,讓學齡前孩童參與測試,進而使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預測他們是否有潛在的專注力缺陷、過動症狀傾向以及症狀之不同面向。
本團隊首創利用無線腦機介面,結合國際認證之持續性專注力遊戲試驗(KCPT),與淡水馬偕醫院、新竹東元醫院以及亞堤仕生醫科技公司跨領域合作,建立一套適用於學齡前孩童的智慧型預警平台。本團隊獨創研發技術,透過演算分析以任務為導向之腦波生理訊號,找出有關專注力不足過動傾向的最佳特徵。根據專注力缺陷過動症的不同病症面向,利用機器學習預測分析的優勢,進一步將具有專注力缺陷過動傾向的學齡前孩童做更精確的症狀表徵分類,以利於找出最有效個別化的治療教育策略。
評審推薦
1.本技術在腦波模型建立及分類上有其優勢,以無線腦機EEG介面系統,擷取不同區段腦波特徵,透過任務表現之腦電波動態,建立機器學習模型,預警孩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2.研發具臨床用途,未來研發成果商轉可能性高,可做為輔助診斷幫助臨床醫師提升確診的信效度。
2.研發具臨床用途,未來研發成果商轉可能性高,可做為輔助診斷幫助臨床醫師提升確診的信效度。
團隊簡介
|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