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新創 - 生醫產品研發
創新免疫標誌預測敗血症患者急性腎臟病風險
2025-01-14
吳美儀教授團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
吳美儀、吳麥斯、林秋烽、馮博皓、蔡旻光、賴君豪、詹秀珍、林芫稜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全球約有5,000萬例敗血症病例,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20%。研究顯示,敗血症導致免疫系統過度活化,攻擊正常細胞,引發多器官衰竭,特別是當合併急性腎損傷(AKI)時,死亡率升至29.2%。AKI患者容易進展為急性腎臟病(AKD),甚至慢性腎臟病(CKD),部分可能需要急性或長期透析治療,因此早期診斷至關重要。然而現有血中尿素氮(BUN)與血清肌酸酐(Cr)檢測方法,對AKD的預測準確性有限。因此本AI模型全國首創運用免疫細胞群表現型,結合流式細胞儀分析的免疫數據、BUN及Cr值,採用決策樹演算法(Decision Tree, DT)進行預測,準確率高達90%。該系統提供臨床醫師早期預警,創造更充裕的治療時間,可介入調控過度活化的免疫反應,改善敗血症患者預後,降低腎功能惡化和死亡風險。此外,此技術可檢測多種免疫細胞群,進一步提升早期診斷與治療效率。本系統藉由人工智慧與免疫監測整合,協助及早發現急性腎臟病風險,延長有效治療時間,避免疾病進展至不可逆的腎功能損傷,為患者提供恢復腎功能或減少透析的可能性。
評審推薦
1.藉由免疫監測與人工智慧的整合,運用檢驗數據演算出疾病發展風險,具新穎性及臨床實用性。
2.協助臨床醫師於急性腎臟病早期發現,增加腎功能回復的機會,並減少長期透析的風險。
3.系統於驗證組之預測準確率為81.25%、靈敏度為100%、特異性則為77.78%,具初步成效。
2.協助臨床醫師於急性腎臟病早期發現,增加腎功能回復的機會,並減少長期透析的風險。
3.系統於驗證組之預測準確率為81.25%、靈敏度為100%、特異性則為77.78%,具初步成效。
團隊簡介

|
||
學歷 |
國立台灣大學 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 博士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學士 |
|
現職 |
臺北醫院大學/教授、雙和醫院/副院長 | |
經歷 |
1.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腎臟內科 主任 |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