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新創 - 生醫產品研發
創新3D腦部手術訓練擬真系統
2022-01-24
劉偉修科主任團隊/三軍總醫院
劉偉修、陳品銓、林讓均、朱大同、楊喻雯、江崇煊、陳翊菁
三軍總醫院劉偉修醫師於三軍總醫院擔任神經重症加護科主任,為改善腦部手術成功率,花費三年時間研究創新3D腦部手術訓練擬真系統,透過積層製造(3D列印)、模具設計、翻模技術等方式,成功開發一系列「腦部手術訓練模擬器」,可讓住院醫師、實習醫師或外科學員在人工血液流動的過程中,根據各種可能的狀況,實施腦動脈瘤夾閉及腦瘤切除手術練習,除可讓學員熟能生巧外,更可省去大量的訓練成本。
談到腦部手術訓練,目前神經外科醫師練習腦部開刀使用的大體(頭顱),費用昂貴(每組約8-10萬元新臺幣),不僅成本高、需四人共同操作,更要忍受保存大體的福馬林味道,對於培育外科醫師造成相當高的門檻,因此才特別開發「3D腦部手術訓練擬真系統」,讓學員方便使用、且成本低,又能減緩緊張感,可增加外科醫生養成效率。
未來也可以運用在臨床上造福病人,神經外科醫師針對病患腦部核磁共振影像,透過「3D腦部手術訓練擬真系統」模擬出當前病患腦部狀況,供外科醫師術前實施先行手術模擬及練習,可大幅提升腦部手術成功機率,避免手術併發症,此一創新設計無疑為外科醫學貢獻良多,未來量產之後更可以造福更多病患。
評審推薦
1. 利用 3D 列印、模具設計、彈性材料澆注技術,開發 3D 腦部手術訓練擬真模擬系統,做為訓練夾閉腦血管瘤手術及移除腦瘤手術的模擬器。
2. 其為中空、管壁厚度可控制、全透明、富彈性的複雜管脈系統,三總之醫師使用滿意度高,期可取代並解決目前缺乏大體之窘境。
2. 其為中空、管壁厚度可控制、全透明、富彈性的複雜管脈系統,三總之醫師使用滿意度高,期可取代並解決目前缺乏大體之窘境。
2024年度精進成果
我們團隊於透過此核心技術<創新3D仿生腦擬真教學系統:提昇重大腦部手術的醫療品質>相關成果顯示本創新3D腦部手術訓練擬真系統可以讓外科學員在人工血液流動的過程中,根據各種可能的狀況,實施各種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腦動脈瘤夾閉手術及各種不同位置的腦瘤切除手術練習可以讓外科學員快速對困難的腦部手術熟能生巧,相關教學成果於113年5月刊登於BMC Medical Education (Improving medical students recognizing surgery of glioblastoma removal/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via physical lifelike brain simulator training)。我們團隊同時獲得114年國防研究計畫經費(計畫編號MND-MAB-C18-114073),以使用仿生腦部戰傷模擬器,探討爆炸傷在個人防護裝備下對大腦表層與內部結構之影響,積極往戰傷醫學紮根。
團隊簡介
|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