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新創 - 創新醫材與診斷技術
微流體光電整合型敗血症快速診斷平台
2019-12-19
謝文馨教授團隊/國立中正大學、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臺中榮民總醫院

謝文馨、趙文震、鄭宜肪、曾銘仁、張國恩、
李訓源、李彥昌、賴俞杏

敗血症是由於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發炎疾病,因病程演變快速所以治療分秒必爭,其中早期確認感染的致病菌、藥敏性與定量病患體內的發炎因子濃度為敗血症治療策略與臨床用藥之關鍵。然而現今臨床診斷需長達3天以上之檢測時間,有鑑於此,本團隊提出了一微流體光電整合型敗血症快速診斷平台應用於敗血症患者血液中致病菌及其藥敏性的快速鑑定與發炎因子的即時定量,分別針對敗血症的初期發炎因子快速診斷、中期致病菌及藥敏性分析及後期治療成效追蹤提出了一項整體解決方案,具有相當之重要性及應用潛力。此系統為一結合了交流電動力致病菌藥敏性快速鑑定系統(OE-AST)及微型化光柵波導感測器的複合式檢測平台。致病菌藥敏性快速鑑定系統(OE-AST)可對於5種病原菌相對於臨床常用之7種抗生素進行臨床致病菌株藥敏檢測。檢測程序僅三個步驟,簡單方便易自動化,將原本需2天的細菌藥敏性篩檢檢測時間縮短為3.5個小時,與現今臨床自動化檢測儀VITEK2的檢測結果相互比對,符合率為90.6 %。另一方面,微型化光柵波導感測器可即時定量發炎因子濃度,以臨床標準檢測對象CRP為目標可在2小時內達到臨床需求之偵測極限,相較於現行臨床檢測流程(ELISA)可大幅縮短檢測時間。

評審推薦
1.本案為結合致病菌藥敏性快速鑑定系統及微型化光柵波導感測器的複合式檢測平台,技術良好,可快速檢測CRP及PCT,具新創價值及臨床應用性。
2.已有雛型產品,並進行專利申請,未來朝向成立新創公司規劃,也有潛在投資廠商。
2024年度精進成果
敗血症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病症,為此本團隊開發的微流體光電整合型敗血症快速診斷平臺在不同時程分別針對發炎因數以及致病菌抗藥性進行快速篩檢。本年度發炎因數定量系統改良了檢測樣品的流程,藉由邊界層阻隔驅動法避免檢體被稀釋及殘留問題,較先期使用的生物晶片不僅可以將靈敏度提升2倍,同時可減少80%的藥品使用量;晶片生產製造方面,我們將改善了晶片封裝製程,將超音波接合技術導入,取代原有點膠封裝,有效將封裝時間從10分鐘縮短至1秒,並大幅提升封裝可靠度。此外,在檢測應用方面,我們也將此發炎因數定量系統應用在COVID-19快速篩檢,可在30分鐘內獲得結果,並在純化樣本的表現上具有比市售快篩更好382倍以上之定量偵測極限。
團隊簡介
謝文馨  
學歷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特聘教授兼工學院院長
經歷 國立中正大學 工學院院長
國立中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系主任
國立中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教授
國立中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副教授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機械系 客座教授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機械系 助理教授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