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看新創
【楊宗龍科技副院長】如何應用破局思維透視碳中和與智慧醫療?
2022-01-18

地球升溫會衍生潛在的醫療問題,然而,醫療在救人的同時,卻也存在驚人的碳排放!在智慧醫療發展的過程中,包括醫療資料的累積、證據的推論與價值的創造,在在都需要電力的消耗。醫療科技的前進和碳排放,就像在天秤的兩端,如何平衡?是發展智慧醫療需要細細思量的當代課題…

 


| 楊宗龍科技副院長(員榮醫療體系) |

 

書經太甲篇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直白的說就是上天降下災害,人或許可以避開;若是自己造孽,恐怕是躲不開報應,無法安心慢活,而且會拖累同袍或家人。今天的地球暖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超過地球負荷的碳排放,雖然造就了過去許多國家的經濟榮景,卻讓地球奄奄一息;於是許多國家開始喊出口號,例如碳中和、碳淨零及碳達峰等,期望透過全球一致的減碳行動來讓地球降溫,給我們的後代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

無可諱言,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問題並分析問題。作為醫界的一份子,我們更應該有所作為的去了解問題核心,以及透過可行方案來盡螻蟻之力。

智慧醫療是國家發展的重大方針,而數位醫療則是啟動智慧醫療、積累數據的基礎建設,凡是醫療資料的累積、證據的推論與價值的創造,都需要電力的消耗,換句話說,就是碳的排放。因此如何在天秤的兩端來進行平衡,是現在與未來,所有發展智慧醫療的專家該細細思量的重要議題。

放射醫學是筆者的醫療專業,所以習慣用不可見光來透視人體,例如用 X光、超音波、電腦斷層、磁共振來進行系統化評估,試著從中找出病灶;所以本文也試著用這種透視角度來看碳中和跟智慧醫療,希望能夠找出一條出路。

繁榮的背後都有代價,英文就是 Everything comes at a cost,每個東西都有定價,而且代價還不低呢!有道是: 數字會說話! 就台灣而言,有專家估計,在不同社會情境下,從2020年到2100年,台灣因升溫的總損失可能落在 3到9兆元之中,這個是個驚人的數目,也是台灣未來需要面對的危局。因此,本文的標題為:如何應用破局思維透視碳中和與智慧醫療?破局思維的”局”指的是”危局”,期待有識之士能用一種打破危局的上游思維(upstream thinking), 來透視危局,共同擬出解決方案。

簡單舉3個例子跟大家分享地球升溫對醫療有哪些影響:

  • 第一個是全球都非常關注的阿茲海默症,許多科學文章證實與燃煤所產生的污染有很大關聯,這個議題讓延長健康餘命的難度更加提高,更提高社會成本。
  • 第二個是大家都不喜歡的蟲子問題,主因是地球環境溫度升高後,大量蟲子跑出來了,造成很多皮膚與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別是季節交替時更為明顯。
  • 第三個是臺灣常見的氣喘,隨著案例增加並年輕化,病情也越顯複雜,大幅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

由這三個案例可見地球升溫所造成的醫療問題日趨嚴重,也引發我們延伸思考,當醫療救人時,事實上有其必要之惡,更存在驚人的碳排放。我們舉一些數據來說明:美國在2007年估算,醫療產業佔美國整體碳排的8%,而英國在2012年時,將醫療、公衛與社福三大範疇放在一起計算,約占40%碳排。但英國政府未雨綢繆,他們從2007年開始到2015年,在多方努力下,終於降低了11%碳足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國政府的成績有一部分來自於2005年成立的NHS Digital,推動國家規模的資訊整合與數位醫療。在疫情期間,更可以看到智慧醫療與遠距醫療所帶來的好處與減碳效應。而反觀美國則是每況愈下,過去10年又提高了6%的碳排。

聖經中的大洪水與諾亞方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我做一個比喻:21世紀過多的二氧化碳就像聖經中所記錄的大洪水一般;當時的人類有諾亞與方舟可以避難,今天我們要去哪裡找一個類似方舟的解方來降低碳排甚至淨零呢?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數位醫療,智慧醫療與精準醫療是現代智慧醫院所必須,也是大家期待向死而生(being toward death)的可能希望,卻也是損耗能源的巨獸,我們所面臨的困境是,在我們在擁抱智慧醫院的同時,是否能魚與熊掌兼得,畢其功於一役,既能創造現代醫療的典範移轉又能兼顧降低碳排的社會公義需求呢?

利用OKR / OGSM 來形成敏捷團隊,實踐企業的願景與目的,是近年來經營管理的熱門工具。在醫界也不例外,高雄榮總提出Cs-IOH:climate-smart Internet of Healthcare 風生水起碳淨零的願景,來做為最上層的目的(objective), 督促所有科部發展特色醫療,智慧醫療的過程中能夠進行 value alignment 設定可行的 goals, strategies and measurements 來落實對環境友善的醫療創新。當我們有了上位目的後,重要的就是破除穀倉效應來 connecting the verticals, 對不同領域進行跨業鏈結,特別是在智慧交通(Smart mobility),包含人與物的智慧移動,以最省能源的方式來進行醫療活動所需要的移動;在智慧醫療環境,智慧醫院、智慧醫護及智慧病人的生態環境建立(Smart healthcare),必須以精實為心、智慧為體的哲學來營造下世代醫療連續空間;更在智慧水與廢棄物的管理(Smart water and Smart waste )下,利用循環經濟的思維來形成有為有守的現代公民素養。

在筆者所服務的醫院,我們在智慧醫療的建置過程中,不但引進最先進的科技元素,如機器學習、電腦視覺、自然語言分析,機器程序自動化來同時達成更好的醫療照護,更好的就醫體驗,以及更優質的服務效能,更考量環境友善的元素。希望能夠對病人合理、對醫護合理、對醫院合理、對健保合理,更能夠對地球合理。

要達到碳中和的目標,綠電是非常關鍵的要件之一,但是一味地推動使用綠電,即使一百年也無法達到碳中和;因為綠電只能抵「用電產生」的碳排放。而醫療場域的營業及服務活動十分複雜,必須搭配負碳技術和其他政策工具來中和其他來源的碳排放;當務之急是培養碳管理專業的人才,建立建構系統性的碳管理知識框架來提高認知與素養,並融入醫院永續經營的管理計畫中。

政府長久以來推動三級醫療落實,在智慧醫療是一個重要的試金石,更是智慧減碳的具體方針。筆者曾在2021年智慧醫院院長大會的演講中大聲倡籲:如果台灣有機會成立第20家醫學中心,應該是一家虛擬的醫學中心,來串聯19家實體的醫學中心,提供以節能減碳為優先的虛實混合醫療服務,建立真正的健康照護連續性空間,這在5G+AIoMT 醫療智慧物聯網的時代,更具意義,也是電信業者所追求的killer application 殺手級終極應用。因此我們回應15分鐘城市(15 mins walkable cities)的理想規劃,讓長輩們從家到醫院的距離,可以與城市智慧交通一起規劃,讓長輩們的既定行程,可以善用網路與電動巴士,搭配醫院發展的門診去壅塞計畫,精準的快進快出醫院,不但減少群聚感染,也降低醫院換氣、空調所需要的用電。在醫院端,更需要建置足夠的低碳智慧醫療臨床決策輔助服務,來協助醫護技藥不同專業進行精實流程的串接。未來更需要訓練更多的醫療領導人與公衛專家,在人群醫學、參與式醫學、預測醫學與預防醫學的推動中,加入 climate-smart 的元素,讓魚與熊掌可以兼得,鼓勵民眾儘量做對的事來達成個人減碳的效果,成為淨零高手。

最後,要能夠在2050 年前讓台灣陸續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碳減排、碳淨零的階段任務,只有提升全民共識及全民素養,才有機會,而教育就是最重要的神奇子彈,協助我們透視危局,升維思考,降維攻擊,同行共遠,一同讓地球恢復健康。

 

楊宗龍 科技副院長

兼掌品管與研創,以二者的互補與加乘,鑽研及導入醫療數位轉型;持續將AI落地至臨床場域,並樂意以己身的洞察,將智慧醫療的思維、系統、新知與場域經驗灌注醫療創新的追求者。

 

現職
員榮醫療體系 科技副院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 專業諮委
高雄榮民總醫院 科技顧問
中山大學資工系 共聘助理教授
國防醫學院 臨床副教授
美國 Aurora 奧洛瑞醫療臨床與醫資科技 顧問
緯創醫學科技 顧問
高雄市陽明大學校友會 常務理事與第五屆傑出校友
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 專科醫師暨AI委員會委員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