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新創動態》特殊固定槽與旋鈕 重症患者三管共用免膠不滑脫
2024-12-02

重症患者的照護一直是醫療界關注的焦點。為了維持生命機能,重症患者常需要置入多種管路,如氣管內管、鼻胃管等。傳統的固定方式多仰賴膠帶和棉繩,然而這種方式不僅容易導致患者皮膚壓傷,更可能因管路滑脫造成嚴重的醫療事故,不僅讓患者感到不適,更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為了改善現況,慈濟大學團隊從臨床需求出發,林祝君副教授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款創新的「複合式管路固定及輔助裝置」,這項技術突破有望為重症患者帶來更舒適、安全的照護體驗。

免膠帶、三管共用!創新裝置多重優勢

這款裝置利用特殊的固定槽和旋鈕設計,將多種管路穩固地固定在患者臉部,並可根據患者的狀況調整固定位置。此外,裝置的材質柔軟舒適,不易對患者造成不適。這款複合式管路固定裝置擁有眾多優勢:

  • 免用膠布,降低皮膚壓傷風險: 採用特殊設計,能有效固定管路,無需再使用膠布,減少患者皮膚因膠布黏貼或撕除所造成的傷害。
  • 三管共用,規格共容: 可同時固定氣管內管、鼻胃管及口咬器,且可調整以適用不同尺寸的管路,提高使用便利性。
  • 拆卸換位方便,降低護理人員負擔: 護理人員可輕鬆拆卸及更換裝置,減少操作時間,降低工作負擔。
  • 材質安全,生物相容性佳: 採用生物相容性材質,對人體無害,可長期使用。

林祝君副教授:為重症患者帶來更優質的照護

慈濟大學林祝君副教授表示,根據「台灣臨床成效指標系統」(TCPI)調查,近年來台灣使用氣管內管及呼吸器的人數持續攀升,伴隨而來的管路滑脫等意外事件亦日益增加。而「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 (TPRS)的數據則顯示,醫院管路事件發生率居高不下,其中氣管內管滑脫更是常見且具嚴重性的併發症。這款創新醫材的研發,是團隊多年努力的成果,希望透過這項技術,能改善重症患者的照護品質,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
目前,該團隊已取得台灣發明專利,並積極進行後續的臨床試驗及產品商業化。本產品不僅具備解決臨床問題的實力,更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在政策支持、技術優勢及明確的市場策略下,我們有信心將本產品推向全球市場,為重症患者帶來更優質的照護。


詳細資訊→複合式管路固定及輔助裝置|慈濟大學林祝君副教授|第20屆國家新創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