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新創動態》雙翼植牙套件 助力頭頸癌患者恢復咀嚼力
2024-12-04

林口長庚醫院黃意方教授團隊研發的「頭頸癌植牙重建克服張口受限免印模之數位贋復精準套件」,利用電腦輔助設計輸出(CAD/CAM)系統,依循患者個別的口腔條件,完成客製化雙翼植牙贋復套件,此套件亦可作為義齒支架使用,成功克服頭頸癌患者張口不全的問題,並大幅縮短治療時間,儘速恢復咀嚼功能...

許多頭頸癌患者在腫瘤移除後因為大範圍齒列缺失,導致咀嚼困難影響營養攝取,誘發營養不良和體重下降等問題,嚴重衝擊生活品質。根據本院所完成的頭頸癌複雜性口腔重建案例的過往經驗,張口受限是患者無法順利完成植牙重建的主要原因。張口受限的問題導致患者常無法接受傳統印模完成義齒的製作,過去許多患者甚至為此還需接受額外的整形外科手術來增加張口度,以完成口腔重建恢復咀嚼功能,但手術對於許多頭頸癌患者而言是身心的極度煎熬,導致過去很多患者因此無法如願完成植牙贋復重建,恢復他們的口腔功能,雖然生命得以延續,卻無法得到理想的生活品質。而目前所有市售的植牙贋復套件,其螺絲開口均位於咬合面,以致於患者需有較大張口度,以容納固定螺絲的固鎖器,使張口受限患者往往無法順利完成植牙義齒的製作。

本套件所使用的材料為目前臨床上廣泛用於製作人工植牙義齒內部支架的純鈦金屬原料,無生物相容性安全疑慮,僅改變製程與外型設計,能有效精進並簡化臨床步驟。本創新技術主要包含以下三個部分:

  • 改變螺絲開孔位置

將螺絲開孔從目前市售原廠植牙贋復套件的單一咬合面開口延伸至頰側面,呈現L型開口,使植牙固鎖螺絲器械可直接從頰側進出,完全不受限於張口度的大小,成功克服生理條件上的限制。

  • 增加近遠心雙翼橫桿設計

雖然目前數位牙科口腔掃描技術日趨成熟,但目前市售的口腔掃描攝像頭體積仍然偏大,無法用於張口受限的頭頸癌患者,故無法以數位口腔掃描完成口內人工植體與鄰牙相互關係的定位。本創新設計於套件近遠心端加入橫桿側翼,方便於口內輕鬆定位植體間相對位置,該側翼長度可由植牙手術後固定拍攝的環口X光片測量決定,利用電腦輔助設計輸出(CAD/CAM)系統客製化製成雙翼植牙贋復套件。

將口內固定之數個客製化雙翼植牙贋復套件,於口外完成焊接後,作為義齒內部支架,再透過電腦輔助設計輸出(CAD/CAM)系統完成義齒製作,透過黏著方式與支架相連,完成口腔贋復重建。此製程有效減少金屬支架鑄造時產生的誤差,並大幅降低材料成本與臨床等待時間。

林口長庚黃意方教授:頭頸癌患者恢復咀嚼功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頭頸癌患者因腫瘤移除後造成口腔周圍結痂,放射治療造成嚴重口乾的問題,使他們必須以人工植牙增加義齒穩定度,藉此重建大範圍的缺牙區域。此創新雙翼植牙贋復套件使用的材料鈦金屬已長年廣泛應用於植牙義齒支架製作,臨床證實其生物相容性極高,故本技術無需進入任何人體試驗與臨床試驗階段,加上其製程並不限定於特定儀器,僅利用目前臨床上的口內掃描與口外牙科數位研磨機與軟體皆能順利完成,本創新設計主要針對外型進行大幅度的調整與改變,即可成功克服患者生理條件的限制,縮短治療時間,並有效降低人工植牙義齒製作成本。目前此創新設計已受中華民國專利保護,希望未來能幫助更多頭頸癌患者,順利克服生理條件限制,完成複雜的口腔贋復重建治療,能有效提升咀嚼功能與生活品質。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