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中常見的X光照相有兩種,一種是單一角度拍單張平面影像的傳統X光機攝影;另一種就是能獲得3D切片影像的電腦斷層掃描(CT)。雖然電腦斷層掃描技術能得到不同角度的影像資訊,但僅能以躺姿進行造影,且患者所接受的輻射劑量高之外,還有費用高,等待排程長的常見問題。
Taiwan TomoDR影像品質佳 幫助偵測微小病灶
國家新創獎獲獎團隊開發低劑量三維X光造影儀-Taiwan TomoDR,能以小角度掃描,呈現影像品質與電腦斷層掃描相近的三維診斷影像,偵測微小病灶,協助醫師做更精確的判讀,但患者所受的輻射劑量卻能減少95%,有機會成為放射醫學影像第一線使用的利器。Taiwan TomoDR的核心是數位斷層合成(Digital Tomosynthesis)技術,在單次掃描過程中,以多個角度拍攝取得原始資訊,藉由影像重建技術重新組合,使原來的組織構造干擾消失,合成出具深度資訊之影像。
創新多向掃描 站著躺著都能拍 One touch一鍵整合 貼近臨床需求
Taiwan TomoDR還具有創新的多向掃描功能,利用專利機構設計,透過光源移動軌跡,可達成左右向、頭腳向、斜向或複合向等掃描模式,也能簡便切換仰躺/站姿造影,一機多用,視受測者需求選擇最適當模式,例如人工關節置換術後評估與退化性關節炎評估,可以簡單便利的選擇站姿負重三維造影,也能解決傳統X光影像在組織重疊影響下不易辨識病灶的困難。儀器取得大量原始資料後,透過專利的三維影像重建與加速演算技術,使影像重建速度已達到商用要求,Taiwan TomoDR並已取得醫電設備相關安規認證,2019年1月起於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進行臨床試驗,由一般平面X光影像不易診斷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切入,進行臨床診斷實用性驗證,全系統從開始造影、影像校正至完成影像重建One touch一鍵整合,貼近臨床應用之需求。
Taiwan TomoDR機體架構與造影流程類似於傳統2D X光機,具有影像品質佳、輻射劑量低的優點,並能切換躺姿、站姿造影,進行多向掃描,因此能夠對應各式造影需求,包含頭頸部、胸腔、腹部、骨科等,更可用於急診及術後追蹤等用途,非常具有取代傳統X光機的潛力。
歡迎各界洽詢技術合作!
生策會連絡人:施俊宇博士 02-26557888#632;jim@rbmp.org.tw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