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新創動態》AI預測急性腎損傷 提早24小時預警ICU病患風險
2024-05-13
加護病房患者發生急性腎損傷(AKI)的風險高達50%,不僅可能導致其他器官功能惡化,更可能增加住院天數、洗腎風險及死亡率。臺中榮民總醫院王彩融醫師團隊研發的急性腎損傷預測系統,可每小時推論加護病房患者於24小時後發生AKI的風險,及早介入改善預後。
每小時預測AKI風險,及早介入改善預後
王彩融醫師表示,加護病房的患者病況危急,每分鐘都可能有變化,但過去缺乏連續性的AKI預測系統,一旦AKI發生,臨床已難以介入,只能給予支持治療,因此發展一個連續性,能及早預測AKI發生機率的預警系統有其必要。
臺中榮總研發的急性腎損傷預測系統是一套可解釋機器學習模型,可每小時推論加護病房患者於24小時後發生AKI的風險。王彩融醫師表示,該模型已經通過其他四家醫學中心的跨院驗證和聯邦學習共同訓練,並維持良好的預測鑑別力,AUROC值達到0.911以上。一旦安裝在院內的伺服器中,蒐集病人生理、用藥、檢驗檢查及相關資料,即時讀取和傳送資料,就可以進行線上推論。除了提供病人在24小時後發生AKI的風險機率值外,也會呈現特徵權重值的排序,增加臨床可解釋性。
預測系統四大亮點!精準、安全、便利、智慧
該系統的突破性技術包括:
- 使用合理特徵數,分析大量數據,運用即時收集的臨床生理數據、藥物與檢驗數據三大類,預測病人是否出現AKI 的風險。
- 部署聯邦學習平台,讓合作醫院自有病歷資料不需進行交換而能夠進行模型訓練,能使病歷資料保有機密性。
- 設計互動式儀表板,讓醫護人員即時查看預測結果並進行回饋互動。
- 整合醫院資訊系統,即時資料轉入推論模型和推論結果回饋雙向傳輸。
臺中榮總的急性腎損傷預測系統是一套創新的AI技術,可連續性預測加護病房患者AKI風險,有望提升重症照護品質,改善重症患者之預後。
詳細資訊→急性腎損傷預測系統|臺中榮民總醫院王彩融醫師|第20屆國家新創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