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檢測方法侷限多 根據統計,1歲以前的嬰兒,約有60%以上感染過中耳炎,3歲以前的孩童高達80%以上有中耳炎的病史。中耳炎所引起的中耳積水發病率為1.3%至31.3%,恐造成聽力損傷。 臨床上常使用耳鏡和鼓室圖檢測來診斷是否有中耳積水,然而這些方法除了需要病患保持安靜不動,也需要一個適當的空間做鼓室圖檢測,且診斷的準確性也與診斷操作者的判斷經驗有關。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有效發現中耳積液,但高昂的使用成本和輻射劑量限制,是其無法用於追蹤中耳積液的原因。
新裝置突破傳統 優點多 陳錦國副教授團隊研發的新式單手量測中耳炎的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 非侵入式:只需將探頭貼附於耳後乳突上的皮膚即可進行檢查,不會造成病患不適。
- 無輻射:相較於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成像,更安全且無輻射暴露的疑慮。
- 適用成人孩童:不受病患年齡、耳道大小或配合度等因素影響。
- 快速準確:可於短時間內完成檢查,並提供高準確度的診斷結果。
臨床試驗結果傑出,應用潛力無限 陳錦國副教授指出該裝置已透過大體實驗和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其有效性,研究結果顯示,該裝置的診斷準確率高達98%,且可有效分辨中耳積水的性質。該裝置有以下四種市場優勢: 1.提升診斷便利性:目前耳鼻喉科醫師診斷中耳積水需搭配電腦,若能將超音波影像系統整合至診斷流程,將可大幅提升便利性。 2.改善醫療經濟效益:根據健保署統計,中耳炎/中耳積水每年約有50萬人次門診,其中約有50人次需進行超音波檢查,若以健保給付300點計算,每年可增加約75萬元收入。 3.便利家長及病患:對於雙薪家庭或行動不便的病患而言,能即時診斷中耳積水狀況,可避免延誤治療及舟車勞頓。 4.擴大應用範圍:超音波檢查不受耳道狹窄、耳膜增厚等因素影響,且可追蹤中耳積水治療效果,適用於無法配合鼓室圖檢查的病患。 陳副教授指出,該裝置目前正積極尋求授權廠商,預計未來可推廣至臨床應用,造福更多民眾。
詳細資訊→新式單手量測中耳炎的裝置|基隆長庚醫院陳錦國副教授|第20屆國家新創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