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新創動態》基因檢測結合機器學習 精準檢測賀爾蒙藥物抗攝護腺癌!
2025-03-05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黃書彬教授領銜的團隊,成功開發出一套針對攝護腺癌患者的二代賀爾蒙藥物精準檢測系統。隨著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mCRPC)與非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nmCRPC)等癌症類型的治療需求日益增長,二代賀爾蒙藥物成為了治療的主流方案...

然而,這些藥物對部分患者產生抗藥性,使得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研究團隊藉由基因體學、轉錄體學及表觀遺傳學的結合,開發出一套基於精準預測的藥物選擇系統,幫助臨床醫師更準確地選擇對症的藥物。這一創新技術不僅提升了治療的效果,也能顯著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

基因檢測結合機器學習:提高二代賀爾蒙藥物治療的準確度
這套創新的攝護腺癌二代賀爾蒙藥物推薦系統,核心在於運用了多種高端技術,包括全轉錄體分析、機器學習演算法以及基因表現數據的精密加權分析。黃書彬教授的團隊通過大規模收集180位攝護腺癌患者的基因資料,並與臨床反應數據對照,識別出預後好與差的基因標記,這些基因標記對於預測二代賀爾蒙藥物的反應性有重要指導意義。依據這些標記,系統利用先進的機器學習演算法,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最適合的藥物建議,進而提高治療的效果。根據初步測試結果,這一系統對於雄激素生成抑制劑(ASI)和雄激素受體拮抗劑(ARB)的預測準確度分別達到84.5%和90%。此外,該系統在實際應用中,能顯著降低無效醫療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藥物浪費,對健保體系的負擔也具有極大的緩解作用。

精準醫學的未來願景:黃書彬教授談技術未來規劃

黃教授指出,這一精準檢測系統目前正與多個醫學中心合作進行驗證,並且將通過與更多醫療機構的合作,持續優化數據準確性和模型的穩定性。未來計畫進一步開發客製化基因晶片,以降低檢測成本,並計劃投入量產測試,將這一技術推向市場。此外,為了確保技術的長期發展和應用,團隊已經開始申請各項專利保護,並與國際醫療設備公司進行合作,準備將這項技術商業化,惠及全球更多的攝護腺癌患者。


詳細資訊→攝護腺癌二代賀爾蒙藥物精準檢測服務|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黃書彬教授|第21屆國家新創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