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骨骨折的處置上,交鎖式髓內釘手術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通過將髓內釘置入骨髓腔中,有效促進骨折癒合。然而,這項手術的其中一大挑戰,就是如何精確地鎖定遠端螺孔,傳統方法依賴動態 X 光透視或特殊的導引器輔助,但這些方法無法避免輻射危害,並且可能引起手術時間的延長及骨骼損傷風險... |
針對這些問題,振興醫院朱唯廉科主任及其團隊提出了一項創新的技術—擴增實境手術導航系統,專為交鎖式髓內釘螺孔定位而設計,將大幅改善手術過程的精準度與安全性。 精準、安全、高效:iMET技術顯著提升手術品質 這項技術,名為iMET (Intra-Medullary Endo-Transilluminating Device),結合了先進的光源技術與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無需傳統 X 光設備即可在手術過程中精準定位螺孔。與傳統的X光輔助定位方法相比,iMET技術的優勢在於其能夠提供無輻射、無侵入性的視覺指引,並且能在骨髓腔內進行精確照明。該系統利用特殊的長波長光源穿透骨骼和軟組織,精準抓取並定位骨內的螺孔位置。使用者配戴混合實境頭戴裝置後,醫師可以即時獲得骨髓釘位置的直觀視覺資訊,精確度大幅提高。根據臨床試驗結果,使用iMET後,遠端螺孔定位的時間從原先的30分鐘縮短至僅5分鐘以下,這不僅大大提高了手術效率,也降低了患者的麻醉時間和手術風險。更重要的是,這一技術在無需使用X光的情況下,成功減少了輻射劑量的暴露,這對長期需要進行骨科手術的患者和醫療人員來說,極大地降低了輻射危害。根據初步數據顯示,與傳統方法相比,iMET技術能有效降低定位錯誤率,從53%的中度失敗率降至零,並且完全避免了由於反覆嘗試定位所造成的骨骼損傷。 iMET的另一大優勢在於其可操作性和成本效益。系統的設計為拋棄式醫材,這不僅能降低醫療設施的消毒、滅菌負擔,還能大幅降低院內感染的風險,進一步提高了手術環境的安全性。醫療機構也能節省設備維護與長期保養的成本,整體提升了醫療效能與資源利用效率。 領航醫療創新:朱唯廉科主任對未來的願景與規劃 朱唯廉科主任表示,iMET技術的成功是對醫療設備的一大突破,不僅解決了傳統手術方法中輻射過多、定位誤差、手術時間過長等問題,還為醫師提供了一個更為直觀、安全的操作平台。他指出,此技術不僅能降低醫療人員和患者的輻射劑量,還能提高手術精度,縮短手術時間。朱主任透露,振興醫院將繼續推動iMET技術的應用,並加速與醫療器材公司的合作,推動該技術在國內外市場的普及。除了進一步提升系統的智慧化程度外,團隊計劃將這項技術的應用範圍擴展到更多的外科手術領域,從而進一步提高全球醫療技術的整體水準。 詳細資訊→擴增實境手術導航應用於交鎖式髓內釘螺孔定位|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朱唯廉科主任|第21屆國家新創獎 |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