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時,專注數位醫療處方(Prescription Digital Therapeutics, PDTs)的新創獨角獸Pear Therapeutics宣布破產,震驚了醫療新創界。從2013年成立到2021在NASDAQ上市,Pear Therapeutics曾經是許多醫療新創的典範,卻在上市後不到2年的時間就宣布破產。為什麼曾是數位醫療產業典範的Pear會走上破產一途?對於新創業者又有什麼啟示? |
「這樣的結局,完全不是我在2013年創立Pear時想要看到的,」當Pear Therapeutics(Pear)在4月7日向法院申請破產時,執行長Corey McCann在自己的Linkedin頁面上寫下了一大段感性文字,宣告這家曾備受矚目的數位醫療新創公司,正式結束營運。 Pear在數位醫療上的成就確實亮眼。它首創將常規藥物治療與手機App技術結合,用於藥物濫用戒斷及失眠改善,至今已有3項App產品獲得美國FDA核准,可做為醫生開立給病患使用的數位處方: 宣布破產前,Pear已有3項上市銷售的數位處方App 1. reSET®
2. reSET-O® reSET-O®於2018年獲得美國FDA核准,是第一個獲得突破性醫材資格(Breakthrough Device Designation)的數位處方。 3. Somryst 2021年時,Pear的第四項數位處方App:reSET-A也獲得美國FDA的突破性醫材資格。這項應用是針對酒精成癮(alcohol use disorder)患者。不過,由於reSET-A尚未取得美國FDA的上市許可,至今仍無法在美國境內進行銷售。 從2018到2020年間,Pear陸續獲得了來自淡馬錫(Temasek)、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的投資,並且在2021年底藉由併購一家SPAC:Thimble Point Acquisition Corp.,在NASDAQ成功上市。至此,Pear可說是相當成功。 保險公司拒絕付款,使 Pear虧損逐年增加 也是在上市期間,Pear開始遭遇逆風。財報資料顯示,從2020年到2022年,營業虧損從7600萬美元逐年擴大至1億2300萬美元,負債壓力也因此越來越大。為了刪減成本,2022下半年Pear進行了兩次共85人的裁員,仍然無法扭轉頹勢。 歸納原因,來自保險業者的理賠金收入不如預期絕對是關鍵。Corey McCann在LinkedIn貼文中就坦承「當涉及到保險核銷、眼前仍有高峰待攀登」,Pear的2022年財報更指出,已上市3項數位處方的保險給付率(Payment Rate)只有41%,代表醫生為病人開立Pear的數位醫療處方後,保險公司只願意支付其中約4成的醫療費用,另外6成需由保戶自己負擔。這種情況下,一般消費者的採用意願必然降低。 此外,這3項數位處方在2022年的開立率(fulfillment rate)只有53%,顯示醫療院所對這種新型療法的接受度也有待加強。畢竟Pear的數位處方價格動輒上千美元,是筆不小的負擔。如果保險業者給付意願低,而市場上又有更便宜的療法可用,醫生又該怎麼說服患者接受Pear的數位療法? Pear已上市的3種數位療法App,分別由Nox Health與Harvest Bio買下 為了償還債務,法院在Pear宣布破產後進行了資產拍賣,最後共有4家公司買下了仍有利用價值的專利、商標和進行中療法開發。投入金額最高的買主是2006年成立、在美國和冰島提供睡眠健康服務的Nox Health,以390萬美元的代價買下了Somryst療法。Nox Health指出,這項交易將讓旗下的睡眠診斷、睡眠管理產品線更為完整。 排名第二的是Harvest Bio,以203萬美元買下Pear的絕大部分資產,像是還在進行中的精神分裂症、多發性硬化症和抑鬱症等療法開發計畫、已商業化的reSET/reSET-O數位處方App、企業商標……等。值得注意的是,法院文件顯示Pear Therapeutics的前高層Michael Langer在Harvest的大股東:T.Rx Capital Fund擔任合夥人,他本人的Linkedin頁面也留下一段「Michael is currently building a new company - more to come」,有可能藉由從Pear收購的資產另起爐灶。 剩下的資產分別由Click Therapeutics和Welt以7萬和5萬美元買下。前者成立於2012年,也是一家發展數位療法的新創公司,收購標的為Pear的數位療法開發技術相關專利,Welt則是來自韓國,成立於2016年,經營領域為數位生物標記(Digital Biomarker)和數位療法的應用開發,收購標的為進行中的偏頭痛療法開發計畫。
正如執行長本人的事後反省,保險核銷不如預期是壓垮Pear的主因。雖然Pear握有3項FDA核准的數位療法,但就給付率和處方開立率數據來看,保險業者與醫療院所並不十分支持Pear的新技術。因此,取得FDA核准只是醫療新創業者的階段性目標而已,產品上市後的行銷推廣、定價、銷售通路還有與醫療院所、保險支付體系介接等商業模式的規劃,才是產品能否在市場上成功的關鍵。 此外,企業破產後若有為清償債務的資產拍賣,也是新創業者挖寶的好機會。Pear資產的4個買家,都從中得到了擴充產品線和加強技術能力的效益。雖說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但只要能夠強化競爭力,任何機會都不應該放過。
|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