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獨角獸商模
看老牌獨角獸獵人Pitango Venture Capital如何挖掘投資標的、穩居以色列最大創投?
2021-10-05

以色列最大、最具知名度的創投Pitango近五年已投出8家獨角獸公司,旗下的投資基金,投資超過309家新創、84家已成功出場,出場比率較同業投資案例高出7%。近年以色列生醫新創持續進化,已從傳統的技術為王轉變成更注重商業模式的創新,在此態勢下,看Pitango如何在芸芸眾團隊中成功挖掘隱形冠軍?

 


※ Pitango Venture Capital分別有3個負責不同投資階段的投資團隊與基金,負責評估潛力新創案件。(圖片來源:Pitango)

 

以色列最大、最知名的創投Pitango Venture Capital成立於1993年,憑藉超過25年以上的創業投資經驗,旗下管理的資產已超過23億美元,這些資金主要來自以色列和矽谷的知名國際投資人及國際私募股權投資。Pitango旗下共有 3 個負責不同投資階段與專門領域的投資團隊,分別負責早期投資(Pitango First)、健康科技(Pitango Health-tech)和成長期新創(Pitango Growth),迄今已投資超過309家新創,其中84家已成功出場(Exit)。Unicorn Nest的分析資料顯示,Pitango每年大約投資13-24個案件,其中10%會由其領投,投資金額介於1000-5000萬美元,平均每輪的投資規模接近2000萬美元,在出場率的部分,也較其他VC高出7%

 

兼顧早期和成長期投資:持續發掘隱形冠軍和下一隻獨角獸

Pitango早期係透過Pitango VC (後來為Pitango First)和Pitango Growth這兩個平行基金,來投資各個階段的核心技術。Pitango First去(2020)年新募集到第八檔的早期投資基金─Pitango Venture Capital 8,基金規模約1.75億美元,主要投資在種子輪及相對早期(處於A輪前)與以色列/以色列相關的新創公司,該基金投資的標的多樣且多元,涵蓋AI、雲端基礎設施、量子運算、網絡安全和先進物流…等。

而另一檔專門投資成長期新創的基金Pitango Growth Fund 2,也於去年完成2.5億美元的資金募集,由創投合夥人包括 Isaac Hillel、Aaron Mankovski 和 Idit Muallem領導,Pitango Growth團隊的投資成果斐然,近5年已投出8家獨角獸公司─

  1. 以色列DriveNets (2021):雲端服務軟體開發商
  2. 美國AppsFlyer (2020):行銷數據歸因整合商
  3. 美國Via Transportation (2020):交通網絡服務平台
  4. 美國riskified(2019):電子商務反詐欺管理平台
  5. 英國Graphcore (2018):AI晶片開發商
  6. 美國Formlabs (2018):3D列印技術開發製造商
  7. 以色列eToro(2018):社群交易投資平台
  8. 美國ForeScout(2016):網路資安防護解決方案

 

聚焦潛力生醫新創投資,1.5億美元新成立健康科技投資基金 

作為早期以色列醫療保健公司的投資者,Pitango也看好Healthtech是全球下一個將蓬勃發展的領域,近年首度為健康科技這個領域籌集專門投資資金。該基金目前由創投合夥人Ittai Harel 和 Guy Ezekiel博士管理,主要投資創新醫材、數位健康、新藥開發以及農業科技和食品生技,進一步發掘潛在的醫療保健相關產品組合。

在Pitango建構的投資生態圈裡,投資報酬非唯一的標準,現今不再僅是看技術是否打遍天下,而是創業者提供的產品服務或商業模式,是否足以支持企業成為全球頭號的競逐者。

 


※Pitango Healthtech基金由合夥人Ittai Harel (右)和 Guy Ezekiel博士(左)管理,2020年國家新創獎Demo Day, Guy也現場連線聆聽國內新創團隊Pitch。(圖片來源:globes、國家新創獎)

 

根據Pitango Healthtech投資團隊彙整出的Israeli Healthcare Startups Ecosystem,在以色列1,500家醫療保健新創中,其中最活躍的250家自成立以來募集的總資金高達65億美元。Pitango發現以色列新創持續在進化,這些活躍型的公司不再像傳統僅是依靠技術、臨床數據或智財權來創造價值,而是開始重塑商業模式來提升產業水平。在Digital Health這個以色列的優勢領域,過去可能開發製造一個感測器來記錄患者的脈搏或呼吸頻率就足夠了,但現在的新創團隊開始設計友善的介面,讓醫療機構可輕鬆利用數據來進行醫療干預。

此外,在創新醫材部分,也正在經歷商業模式的演變,現在除了要向臨床醫師展現臨床成果,還需要向醫療保健提供者和患者展現長期療效和治療成本的節省。在生技製藥部分,腫瘤和罕病新藥仍屬高價值競逐領域,如以色列最成功的藥物新創已著手用專門的定序方法或分析方式來進行個體分群,進而找出不同群體適合的標靶治療方式。

從Pitango過往的投資資料顯示,通常獲投的新創需要成立滿4-5年、有明確的可行商模才可能獲得該基金的投資;Pitango近年也開始在全球找尋潛力投資標的,期待新基金能支持以色列新的生態系統發展,創建大型、國際化的新創公司。

 

※Pitango已成功出場的生醫投資項目(僅列指標性案例) 依出場時間排序

 

投資公司

主要產品與技術

出場時間

1

TScan Therapeutics

嵌合型T細胞(TCR-T)免疫療法

2021 年7月於NASDAQ掛牌IPO

2

EarlySense

非接觸式連續感測器,可監測生命徵象(連續心率、呼吸頻率、運動及其他臨床參數)

Hillrom於 2021 年以 3000 萬美元加上股份收構其智財權

3

Valeritas

第二型糖尿病V-Go穿戴式胰島素給藥裝置

2017 年3月於NASDAQ掛牌IPO

4

dbMotion

醫療保健資訊共享系統,允許醫務人員透過網絡上的任何地點,安全地訪問醫療記錄。

2013年成功以 2.35 億美元被數位醫療公司Allscripts收購

5

BioLineRx

聚焦疼痛、精神疾病和肝炎的小分子化合物新藥開發

2007年於以色列成功IPO,2011年7月於納斯達克ADR掛牌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2021/10/05

 

Pitango Venture Capital
成立時間 1993 年
公司總部 以色列
公司類別 創業風險投資
管理資本 23億美元
主要合夥人 Chemi Peres、Rami Kalish、Eyal Niv、Ayal Itzkovitz、Isaac Hillel、Ittai Harel、Zeev Binman、Aaron Mankovski、Guy Ezekiel、Yair Cassuto、Idit Muallem、Gad Huldai
公司人數 11-50人
公司網址 https://www.pitango.com

 

※本文由生策中心新創幫編輯群撰寫。新創幫編輯群由藥學、醫檢、生科、智財領域博碩士團隊組成,即時導讀解析國內外最新商模動態。本文屬於生策中心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參考資料:

Pitango Venture Capital

https://www.pitango.com

Pitango Venture Capital - Crunchbase Investor Profile

https://www.crunchbase.com/organization/pitango-venture-capital

10 Best Israeli VCs (Updated for 2021)

https://www.websiteplanet.com/blog/10-best-israeli-vcs/

Israel's Pitango launches $150 million health technology fund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israel-pitango-health-idUSKCN1T70A3

Pitango raises $175 million for new fund focusing on seed and early-stage companies

https://www.calcalistech.com/ctech/articles/0,7340,L-3831510,00.html

Venture Capital Firm Pitango Raises $250 Million Growth Fund

https://www.calcalistech.com/ctech/articles/0,7340,L-3803510,00.html

Pitango healthcare fund makes first closing

https://en.globes.co.il/en/article-pitango-healthcare-fund-makes-first-closing-1001288640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