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基銘、蔡沛然、楊雅婷、鄭志軒、黃翰斌、 夏祖怡
健走或跑步成為目前最盛行的運動之一,研究證實運動可降低動脈粥狀硬化和冠心病發生,但過程中卻可能提高運動猝死事件;冠心病急救黃金時間短,冠狀動脈心臟病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現今穿戴式裝置市場蓬勃,雖可記錄穿戴者之心跳、速度等,但尚缺乏監測運動負荷能力指標,這發明就像溫度計到體溫計一樣GREAT,並影響人類深遠,心力指標(Cardiac Force Index,CFI)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能計算運動狀態時心臟能力的指標,可測量運動時心臟的狀態,研究已受科技部與工研院經費支持,於2016年通過台灣專利(I546051)及美國專利(US9,566,010 B2),2017年完成送件歐盟專利(EU17203696.4),配戴者藉由穿戴式裝置可無線且不具侵入式地即時監測運動時的心臟狀態。
本研究室進行近4年的專帶式裝置市場調查,比較與分析出較穩定提供生理參數裝置Zephyr TM BioHarness3.0),配戴者身上進行運動時各項數值監測,包括:心跳、呼吸、心力指標等。藉由眾多受試者心力指標的參數提供,本研究室對於運動時的心臟負荷程度已有相當程度的掌握,依配戴者走路時心力指標與每秒跑步時的心力指標換算出每秒的心力比值(Cardiac Force Ratio,CFR),評估自己目前運動狀態下的心臟負荷能力。期許未來能推廣讓每個人都能瞭解自己的心力狀態,就如體溫計、血壓計或血糖計這些指標量測工具依樣普及世人,並降低運動過度而出現不適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