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在清大任教時與生科系教授張兗君一拍即合,自2005年開始研發腦神經晶片與探針,2010年再與神經內外科醫師合作,探究深腦電刺激技術及帕金森氏症的創新療法。公司成立一年多即以獨家核心晶片開發出有助於加速神經科學研究的產品–動物腦神經生訊儀NeuLive和生化電訊儀Elite... |
擁有獨家的神經調控晶片和腦波分析knowhow,以及掌握帕金森氏症淺腦精準電刺激療法等核心技術的生奕科技(BioPro Scientific),是由橫跨腦神經科學、電機、材料、微型機械與資訊工程等領域的清大教授,結合來自聯電和凌巨等電子科技產業成員所創,並與台大、長庚、高醫等神經醫學專家長期合作,在「尊重生命,對人類醫療有助益」的初心以及想治療帕金森氏症親友的動機驅動下,2018年團隊中的幾位教授決定跳脫學術舒適圈,勇敢投入新創事業,成立生物醫材新創公司–生奕科技。 生奕科技雖成立不久,主要成員卻已在神經科學研究領域鑽研將近20年,而且還在繼續往前進、聚焦多種動作障礙疾病,期解決臨床醫療困境,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創新治療方案。要瞭解其一路走來的信念和使命感,可以從生奕科技的創辦人之一陳新教授談起。 具生醫與仿生晶片設計資歷20年、曾任歐洲幾所大學的訪問教授、有多個晶片系統發明專利的陳新,實際上自小喜愛大自然與繪畫勝過讀書求學,最後卻因緣巧合一路讀到英國愛丁堡大學的電機博士班,留學時發現所學的晶片設計有朝一日可以取代人類退化或受損的神經,幫助醫療躍進,於是才熱忱投入研究。
陳新在清大任教時與生科系教授張兗君一拍即合,自2005年開始研發腦神經晶片與探針,2010年再與神經內外科醫師合作,探究深腦電刺激技術及帕金森氏症的創新療法。到了2015年,因學生和親友陸續為罕見疾病、帕金森氏症和癲癇等所苦,團隊因此更加有感於將技術轉為實際改善醫療的醫材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適逢科技部智慧電子辦公室、業界經驗豐富的張平董事長、游萃蓉教授等貴人協助營運規劃,順利促成公司成立。取名生奕除了與公司願景中的”生”、“益”諧音,更期盼員工認同”加入生奕,人生更有意義”,以及天使與創投會認同“投資生奕,一定有生意”。 生奕科技成立一年多即以獨家核心晶片開發出有助於加速神經科學研究的產品–動物腦神經生訊儀NeuLive和生化電訊儀Elite;同步也以此核心晶片研發治療腦神經疾病的創新醫材–腦可定(BrainDy),分為穿戴式的BrainDy-E和植入式的BrainDy-C兩個產品,團隊優先主攻著重於早期帕金森氏症診療的穿戴式,將幫助患者掌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契機,同時也已鎖定目前無藥可醫的罕見神經疾病,運用獨家的小腦腦波擷取與AI判讀分析技術,進行個人化的神經調控刺激,預計也可拓展應用於癲癇、帕金森氏症等的治療和早期篩檢。 於2020年獲得國家新創獎–初創企業獎的生奕科技,已取得多項專利和營業秘密等智財,並逐步布局全球專利申請。目前已有國際藥廠針對罕見疾病的治療洽談可能的技術合作,而除了2020年取得國發天使投資2千萬外,預計下一階段Pre-A募資目標為2億新台幣(2023年底),主要將用於加速穿戴式腦可定的大規模臨床驗證及FDA第二類醫材認證。專精於生醫晶片與神經工程的生奕科技,在精準神經調控醫療方面,將可提供國內外從動物前臨床到個人化醫療一系列的完整解決方案。
※系列報導: |
※本文由生策中心新創幫編輯群採訪撰寫。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
Copyright © 2012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