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新創 - 創新醫材與診斷技術
無創式超音波腦部局部藥物監控釋放
2016-02-15
劉浩澧教授團隊/長庚大學
劉浩澧、魏國珍、陳品元

腦部組織血管由於存在血腦屏障,現有治療藥物中有高於98%之藥物無法穿透進入腦部,造成腦部疾病藥物治療之困難度。目前雖有許多腦部給藥系統技術,但卻具有高侵入性、高風險、非局部式投藥且會造成腦部永久傷害等諸多缺點,只有聚焦式超音波開啟血腦屏障技術具有局部、暫時性以及非侵入性等重要優勢。長庚大學醫學工程研究團隊研發「無創式超音波腦部局部藥物監控釋放」技術,讓藥物得以在短效內通透血腦屏障並進入中樞神經系統。過程中,藉由手術導航系統進行高精準度之聚焦超音波之能量導引,並進行即時能量導引,以達到監控藥物釋放之精準治療效果,具有應用於腦瘤、癲癇及其他腦部退化疾病治療之潛力。團隊技術倍受國際媒體重視,相繼被國際科普雜誌(IEEE Spectrum)及財富(Fortune)雜誌採訪報導,譽為可能改變人類生活五大關鍵發展技術之一。此技術預期未來將對腦部疾病的治療將有重大的貢獻。未來本團隊將積極規劃在台灣進行技術新創、以及在台灣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評審推薦
利用非侵入式的超音波局部打開血腦障壁,幫助藥物傳輸進入腦部,技術新穎性高。已進行智財布局,取得18項專利,且完成雛型系統,臨床前測試及動物實驗報告完整,學理支持度高,本產品若成功,將具有市場潛力。
2024年度精進成果
本技術利用聚焦超音波無創穿顱之優勢,配合手術導航系統引導聚焦超音波焦點至腦部目標區域,可局部精準開啟血腦屏障。於前次獲獎後,團隊設立浩宇生醫股份有限公司並完成技術轉移,並持續開發新應用方式。此技術在治療方面可增強藥物遞送效率;而在輔助診斷方面則可促進腦部生物訊息釋放至血流中強化液態活體採檢效率。本技術為極具未來發展潛能的腦部治療及診斷技術,目前已在台灣完成三案臨床試驗,第四案phase III臨床試驗已開始收案執行,在美國亦有一項臨床試驗執行中。本技術在腦疾藥物輸送、治療及診斷上皆有重大創新應用,實為未來腦疾治療之新穎工具。
團隊簡介

劉浩澧
學歷 台大電機所博士
現職 長庚大學電機系教授
長庚大學電機系教授
國衛院生醫奈米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經歷 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長庚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
長庚大學電機系副教授
長庚大學電機系主任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