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新創 - 新創醫療技術
術後24小時內開頻之人工耳蝸植入術
2016-02-15
陳光超主任團隊/亞東紀念醫院
陳光超、吳美睿、林芝菁、陳冠華、林雅菁
本團隊首創「人工耳蝸手術後24小時內開頻」,病人不需在術後一個月回到醫院開頻,這種新創的醫療技術讓人工耳蝸手術,從ㄧ般的醫療應用服務演化出商化應用的巨大潛力,亦即為台灣最需要的國際醫療。「人工耳蝸手術後24小時內開頻」讓跨海醫療變成可能的主因有二:(1)由於人工耳蝸的費用高昂,若海外病人依一般手術方法須等四週後開頻才能確定是不是「聽見了」,在尚未確定是否手術成功前就先回國,病人會覺得風險很高而不願前來;(2)若等待四週後開頻確定「聽見了!」再回國,或是先回國等過了四週再回來開頻,又因交通食宿成本變高,而降低跨海醫療的可行性。
因此,以本團隊首創「術後24小時開頻」及「微創切口」之醫療創新技術,當海外病人接受人工耳蝸手術後24小時內即能開頻確認「聽見了」,接著第三天進行微調動作,第四天因病人已像正常人可自由活動,即可到市區觀光旅遊,例如:進故宮看國寶、到101吃晚飯,術後第五天即搭機回國。
目前本團隊已成功治療超過三百位國際人士,至少貢獻15,000,000美金的直接收益,且大陸地區每週一到兩團自費來台接受人工耳蝸治療且人數持續增加中,如此不僅做到國際醫療,也達成觀光醫療,創造最大附加效益。
評審推薦
已發展多年,技術成熟並持續研發,技術水準要求層次高,具相當訓練和技術熟練之手術者能勝任。術後24小時即知結果,確為一大進步。技術獨特具有優勢,嘉惠病人。
2024年度精進成果
「術後24小時開頻」的醫療技術,本團隊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擁有者且是由本團隊獨立開發,而透過此項新創技術,不僅僅是可以促進國際醫療,而且還可以減輕患者,尤其是小嬰兒的痛苦,讓家屬安心,尤其是讓聾人恢復聽覺,重新回到社會工作讀書,更可以大幅減少社會的成本。 人工耳蝸手術 造成的併發症,有三個最: 1.最致命的併發症是腦膜炎,2.最不能接受的併發症是顏面神經的永久損傷,3.最殘忍的併發症是傷口感染. 因為 人工耳蝸非常昂貴,一旦傷口的感染, 無論是醫師或者是家長,都不會斷然地將人工耳蝸移除,而會做反覆的施行清創手術,看能不能保留人工耳蝸. 直到最後死心,把人工耳蝸移除時,小朋友至少已經接受五至六以上的手術,非常殘忍.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完成1258例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 ,從來就沒有發生傷口感染或者顏面神經及腦膜炎的問題. 有效降低聽障人士及兒童的痛楚.
團隊簡介

|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