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龍輝、許一智、黃鼎富、張維洲
臨床上「自發性低腦壓頭痛」常見病因乃見於脊椎硬脊膜產生裂孔造成腦脊髓(Cerebral Spinal Fluid, CSF)流失,而腦壓降低而引發急性姿勢性頭痛。目前臨床上積極性治療以硬脊膜上血液貼片(Epidural Blood Patch, EBP)癒後成效最為顯著,其術式為抽取患者自己的血液約20-30 mL,由微創介入性放射科醫師經由導管注入硬脊膜上空間(Epidural Space),將CSF裂孔補漏起來。EBP成功關鍵乃是須將病人自體血液抽出後無加入任何抗凝劑情況下,其自體已抽出於體外的「血液」也不會隨時間變化產生凝血的現象。但目前臨床上,尚無在不添加抗凝藥物環境下,能有效延長血液於體外不凝血之方法或器材。 本研究利用自製「體外物理抗凝血器」,其發想於手機遊戲-寶可夢搖步機並加以改裝,以其增加物理搖晃且不破壞血球的程度。自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止,共49例,對照組使用「人工接力搖晃組」,有12位產生凝血現象,3位無凝血產生,凝血率為80%;而實驗組使用「體外物理抗凝器組」,有1位產生凝血現象(工作人員操作不當),33位無凝血產生,凝血率僅2.94% (p<0.001)。再者兩組相較下,平均搖晃時間、手術X光透視時間也較短,病人接受輻射曝露劑量也明顯減少約13.32%,三項都達統計學上的意義。 體外物理血液抗凝器,在臨床實務上,具有術前病患於坐姿採血提高成功率的優勢,術中提供放射科醫師於無凝血時間壓力下,專心放針精準定位,且具單次微創手術達多部位治療的優點,術後也有較好的癒後。目前自行開發的-體外物理抗凝血器,於2022年4月11日,獲證專利認證書(中華民國專利證書,發明第I 761033號),隨後與醫療生技公司洽談並進行市場潛力評估,目前雙方已完成合作意向書之簽訂,同時正在進行專利發明商品化程序中。臨床應用研究成果也發表在專業期刊中(中華放射線技術學會期刊 2023年第47卷第1期)。
2. 產品設計概念簡單,具有實用性。
3. 已取得專利,並已找到技轉廠商。

|
||
學歷 |
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 | |
現職 |
三軍總醫院放射診斷部/血管攝影室組長 | |
經歷 |
三軍總醫院/放射診斷部/總技術長、ISO9001國際認證 主任稽核員證書、Health level seven.Inc HL7認證分析師、QCC(品管圈)輔導員證照 |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