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新創 - 生醫產品研發
拆解型負壓裝置器在臨床傷口照護的創新研發
2024-01-03
郭耀仁主任團隊/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郭耀仁、李書欣、黃書鴻、林運男、陳孟達、李佳珍、伍君樂、曾俊傑、陳俊銘、高伶甄、張佳樺
負壓傷口治療(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是運用特殊敷料覆蓋在開放性困難傷口、皮瓣或皮膚移植,甚至線性縫合傷口上,已在臨床上廣泛運用,然而傳統院用型負壓機體積龐大不易移動,先前其他廠商已有研發可攜式小型負壓治療裝置,讓具有行動力的患者能居家進行負壓治療,但仍需外接電池及滲液瓶,近年研究改良手動式按壓儀,但僅能單一壓力且固定傷口上;本研究團隊結合過去諸多臨床經驗,結合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同仁一同研發設計此可拆除移動式新型負壓照護裝置器,此裝置藉由無動力負壓器械與轉接裝置器與市售泡棉敷料及壓力吸盤共用接合。由精細氣密/彈性定位裝置達到負壓壓力(負壓壓力可完成75mmHg、100mmHg及125mmHg三種負壓壓力),然後摘除負壓器,確保固定壓力達到促進傷口癒合目的,好處不需留置裝置,影響外觀及病患行動力,相較其他負壓裝置更輕巧攜帶,簡易居家照護,行動不便操作簡易,為一極佳臨床運用與設計裝置。適用於滲液較少或是線性傷口降低腫脹,加速癒合,必成為未來臨床負壓傷口照護領域提供一重大突破致療模式。
評審推薦
1. 居家負壓治療符合當前醫療趨勢,且本產品對於傷口復原很有幫助。
2. 本產品解決了先前需外接電池及滲液瓶,管路機台固定不便等問題,創新設計開發拆解型可攜式新型負壓裝置器,此裝置極具臨床應用潛力。
2. 本產品解決了先前需外接電池及滲液瓶,管路機台固定不便等問題,創新設計開發拆解型可攜式新型負壓裝置器,此裝置極具臨床應用潛力。
2024年度精進成果
先期開發的拆解型負壓裝置器為無動力負壓器械,結合市售泡棉敷料及壓力吸盤,由精細氣密/彈性定位裝置達到負壓壓力(可完成75mmHg、100mmHg及125mmHg三種負壓壓力),後續可摘除負壓裝置器,確保固定壓力達到促進傷口癒合目的,優點在於不需留置裝置,缺點則是需將引流管固定於患者上。此次精進獎將原本壓力吸盤及引流管設計進行優化,將此裝置改良成單向氣閥設計,搭配市售泡棉敷料共同接合,患處抽至負壓後,即可拆除引流管及抽氣裝置,僅留新式輕巧型負壓裝置器於患處上,並且設計與抽氣裝置連接的軟管轉接蓋,可搭配市售各抽氣裝置,增加裝置通用性。此次精進能有效提升治療過程中的便利性,增加患者的行動自由度。
團隊簡介

|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