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新創 - 創新醫材與診斷技術
多合一液態蛋白即時定量檢測晶片:以心衰竭診斷為例
2024-12-19
潘思樺副教授團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馬偕學校財團法人馬偕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昇陽國際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潘思樺、洪崇烈、李靜雯、許元玲、江俊瑩、陳炫任
隨著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慢性病照護成為重要課題。本團隊以NT-proNBP、Troponin I、FABP4、GDF15等生物標記,開發可微量採血、即時定量且價格低廉的多合一液態蛋白晶片。該晶片由四個檢測電極組成,利用半導體微影蝕刻技術在矽晶圓建立圖案化之微型結構,增加電極表面反應面積,並使抗體產生立體結構分布;透過二階段製程的不同碳鏈分子修飾強化抗體與晶片間的鏈結,同時也填補分子間的空隙以減少干擾產生。最後利用紙基微流體裝置進行封裝,引導檢體至不同電極反應,有效減少所需使用的檢體含量、時間並降低晶片成本。晶片蛋白檢測是運用電化學分析阻抗法偵測電極表面因免疫反應產生的訊號差,藉由標準曲線對測試蛋白做相對定量;其檢測極限為0.5-71 pg/ml,檢測範圍落於0.5-50,000 pg/ml。利用55個心衰竭患者血清樣本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多合一心衰竭蛋白檢測晶片具有100%專一性及92%靈敏度;與傳統生化檢測結果相比其正確率更趨近於95%,是以該多合一液態蛋白即時定量晶片將能有效提升心衰竭之臨床檢測速率。
評審推薦
1.開發的多合一心衰竭蛋白檢測晶片能夠即時定量且價格低廉的檢測多種生物標記,並且採指尖血或血漿進行床邊檢測,提供高準確率的結果,對臨床心衰竭共病檢測具有重要意義。
2.團隊由臨床、學研及晶片製作專家組成,並與國內業者合作,對檢測晶片的設計及應用有明確認知,確保了產品的技術實力和國內生產能力。
3.已有prototype,並且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無類似競品,具有創新性和市場潛力,且已對產品通路有所規劃,顯示出產品上市的潛在成功機會。
2.團隊由臨床、學研及晶片製作專家組成,並與國內業者合作,對檢測晶片的設計及應用有明確認知,確保了產品的技術實力和國內生產能力。
3.已有prototype,並且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無類似競品,具有創新性和市場潛力,且已對產品通路有所規劃,顯示出產品上市的潛在成功機會。
團隊簡介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