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新創 - 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
人工智慧超音波檢測兒童髖關節發育不良
2022-01-07
高軒楷主治醫師團隊/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高軒楷、陳嶽鵬、范佐搖、紀欽益、朱安鉑、郭昶甫、張嘉獻、楊文一、李偉群、余宛璇、胡薈文、蔡宜芳

林口長庚醫院再次展現醫療結合科技的實力,由骨科部兒童骨科與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及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三千張的嬰幼兒髖關節超音波影像,成功研發人工智慧超音波檢測兒童髖關節發育不良系統。此系統的準確率高達95%,可協助醫療人員快速準確的診斷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把握治療黃金期,造福兒童病患。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嬰幼兒最常見的骨骼問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若延誤診斷,會造成長短腿、終身跛行、退化性關節炎等後遺症。髖關節超音波檢查安全且準確,是公認最有效的早期篩檢方法,能大幅降低手術的比例。然而傳統篩檢需要專科醫師及大型超音波設備,門檻較高且設備昂貴,這是目前髖關節超音波檢查無法普及的主要原因。
本團隊開發的人工智慧超音波,可搭配傳統的超音波儀器或新型的手持式無線超音波儀器使用。能從動態超音波影像中,即時判讀髖關節的構造,精準找出罹患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嬰幼兒。本發明可節省醫療人員大量的時間,而且提供準確的檢查結果。亦可降低髖關節超音波的操作門檻及醫療院所的投資金額,有利於髖關節超音波檢查的推廣與普及。

評審推薦
1.由林口長庚骨科部主導,開發以人工智慧於超音波檢測兒童髖關節發育不良之應用,目前尚未有相似技術,具臨床實用性。
2.團隊由林口長庚骨科部與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共同組成,具跨領域之合作之特質。
3.具衍伸性,技術方面,人工智慧的技術可以對不同超音波廠牌進行調適(adaptive)搭配。
2022年度精進成果
本團隊專注於兒童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超音波篩檢,開發輔助檢測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協助臨床醫師於檢查過程中,快速找到標準的超音波畫面,並自動測量角度,以協助醫師評估髖關節是否正常。
過去一年,團隊將演算法調教優化後,將臨床效益與分析結果等資訊投稿至國際期刊。且嘗試應用於不同的超音波設備,並將延伸之技術申請智財專利。本團隊亦獲得長庚大學技術加值計畫的支持,獲得輔導及資源進行原型機開發。
本團隊亦與長庚醫學科技公司合作,將本創新技術朝智慧軟體醫材產品化的方向進行。於拓展市場方面,團隊將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之核心演算法,與資通及超音波廠商洽談合作事宜,發展不同的超音波篩檢產品。
團隊簡介
高軒楷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現職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骨科部 外傷骨科 兒童骨科 副教授級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小兒骨科醫學會理事
經歷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外科部 骨科部 住院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兒童骨科研究員
日本千葉兒童醫院兒童骨科進修
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兒童骨科進修
美國史丹福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骨科 研究員 暨 客座講師
北美兒童骨科醫學會Traveling fellow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