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新創 - 新創醫療技術
閾值下腦刺激:思覺失調的新治療技術
2022-12-22
張勳安教授暨科主任團隊/三軍總醫院

張勳安、張傳佳、曾念生

思覺失調症是全球重要的公衛問題,患者常伴隨缺乏病識感、藥物順從性不佳、長期失能,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雖是主流治療,但其僅對於疾病的正性症狀(幻覺,妄想)有療效,改善負性症狀(情感平板,缺乏動機,冷漠,失去興趣喜樂,缺乏社交等症狀)及病識感缺損的效果不佳,是現今治療上未被滿足的需求。思覺失調症的負性症狀/病識感缺損已知與左腦背外側前額葉功能不良有關,我們的團隊在科技部計畫多年經費支持下,獨立研發一系列閾值下腦刺激術,執行多項治療思覺失調症難治症狀的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已成功開發出「高精準經顱直流電刺激左腦背外側前額葉」的閾值下腦刺激術,透過電場模擬系統及多重縮小電極大幅增加目標腦區刺激的精準性,並結合同步執行認知作業提升目標腦區刺激的易感受性,讓病患接受每日2次連續5天,每次2 mA的電流強度持續20min刺激,隨機三盲對照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本團隊新創的閾值下腦刺激術能快速改善負性症狀(主要療效指標)及病識感缺損(次要療效指標)的嚴重度,並在追蹤期能維持療效,其作用機轉在神經生理腦影像的證據上得到支持。此療法將協助病患遠離疾病造成失能及痛苦,減輕家屬照顧負擔,在醫療市場具備價值創造優勢。

評審推薦
1.思覺失調症是全球重要的公衛問題,目前藥物治療對於改善負性症狀及病識感缺損的效果不佳,本案提出新穎治療方法,選題精準具臨床價值。
2.開發「高精準經顱直流電刺激左腦背外側前額葉」的閾值下腦刺激術,透過電場模擬系統及多重縮小電極大幅增加目標腦區刺激的精準性,快速改善患者負性症狀及病識感缺損的嚴重度,具創新性。
3.除經顱刺激外,結合同步執行認知作業提升目標腦區刺激的易感受性。
4.技術已初步成熟,作用機轉與治療效果已在隨機三盲對照的臨床試驗中驗證;團隊完整,具國際合作連結,皆為其優勢。
2023年度精進成果
本創新治療技術「高精準經顱直流電功能性鎖定刺激左腦背外側前額葉」的閾值下腦刺激術,透過電場模擬系統及多重縮小電極大幅增加目標腦區刺激的精準性,結合同步執行認知作業功能性鎖定目標腦區,讓病患接受每日2次連續5天,每次2mA的電流強度持續20min刺激,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此技術安全性高,且能改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負性症狀,並在追蹤期能維持療效,其作用機轉在神經生理腦影像的生物指標上得到支持。此療法將協助病患遠離疾病造成失能及痛苦,減輕家屬照顧負擔,在醫療市場具備價值創造優勢。我們團隊於111年底-112年透過此核心技術持續發表論文於SCI國際期刊。 我們團隊持續精進延伸應用,將原開發之治療技術結合「磁振造影3D神經導航定位的新型穿顱磁刺激術(西塔高速叢集刺激)」,達到改善負性症狀療效的協同/加成效應,已取得研究計畫經費包含國科會3年期計畫363萬及國防部軍備局先進科技計畫4年期計畫經費約600萬,進行進階臨床試驗。團隊亦積極往產業界開拓,簽署多項合作意向書,在開發生物指標預測療效方面,已完成開發腦波生物指標智慧平台,並取得「宏智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經費,展開進階臨床研究。我們團隊在自行發起成立的「台灣精神生理學會」及「台灣臨床TMS腦刺激學會」的平台上持續開拓市場,定期舉辦腦刺激術及精神生理生物指標訓練工作坊,積極向全台精神專科醫師及精神醫學領域向下扎根,亦帶動相關產業進駐,延伸臨床應用版圖。
團隊簡介

張勳安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現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暨科主任/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

經歷

台灣精神醫學會腦刺激小組委員

台灣精神生理學會常務理事

台灣臨床TMS腦刺激學會常務理事

亞太壓力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三軍總醫院心智科學訓練中心精神生理研究室主持人

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會員暨精神科顧問醫師

國際期刊編輯委員

韓國首爾天主教大學附設聖瑪麗醫院腦刺激中心訪問學者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品管圈(QCC)圈長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國家品質標章(SNQ)醫院特色醫療組負責人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