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新創 - 生醫產品研發
可緊壓填塞式植骨防漏設計之融合椎籠組合骨板
2024-01-03
蘇國誌契約副研究員團隊/臺中榮民總醫院
蘇國誌、石承民、李政鴻、陳昆輝、潘建州
近年來,脊椎融合手術的趨勢逐漸由傳統的後方融合手術轉變為前方融合手術。在前方脊椎融合手術中,植入融合椎籠之前,首先將椎間欲植入的融合區域填充植骨,然後將融合椎籠植入脊椎。然而,由於植骨體積過大,在植入過程中的震動可能導致植骨散落至腹腔,致使融合椎籠內剩餘植骨數量大幅減少。
為克服這一臨床難題,台中榮總骨科部石承民醫師團隊與醫學研究部共同開發「可緊壓填塞式植骨防漏設計之融合椎籠組合骨板」。該骨板的創新之處在於融合椎籠上的植骨入口設計,這種設計可在脊椎植入融合椎籠固定位置後進行填塞植骨,減少植骨散落於腹腔的風險,同時確保植入椎間融合椎籠的植骨數量充足。此外,搭配填充塞的使用,還能夠實現植骨的加壓,提高植骨密度和融合成功率。
評審推薦
1. 新穎骨板設計,獨特的植骨入口和椎間鋼板的應用,具創新性。
2. 透過新式的融合椎籠組合骨板可以增加骨質填充量及密度,並可避免植骨散落腹腔的風險,提高融合成功率。
2. 透過新式的融合椎籠組合骨板可以增加骨質填充量及密度,並可避免植骨散落腹腔的風險,提高融合成功率。
NEW
2024年度精進成果
本精進設計旨在改良原椎籠設計,通過調整填充孔的位置及椎籠角度提升手術效果與穩定性。首先,將填充孔從椎籠正側邊移至前外側,基於人體解剖結構,更方便外科操作。前外側填充孔的角度增加,擴大了截面積,提高了植骨效率。其次,不同角度的椎籠能增加接觸面積和填充孔截面積,從而提升填充效率,而不需增加植骨體積。最後,設計允許使用更大直徑的螺絲,進一步增強了脊椎的結構穩定性,降低手術失敗和術後不穩定的風險。該改良設計已在國際醫學會公開發表,並進行力學測試以驗證其效果與穩定性。
團隊簡介
|
||
學歷 |
國立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士 |
|
現職 |
臺中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契約副研究員 | |
經歷 |
弘光科技大學醫療器材發展與應用系兼任副教授 弘光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兼任助理教授 東海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教育部部定副教授、助理教授 |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