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將研發成果轉化為產業競爭力 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 成果豐碩
2012-10-02

[經濟日 記者 曹松清]  2012/09/20

「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一期計畫在國科會、經濟部、教育部、原委會、衛生署、環保署,及勞委會等單位的積極推動下,不論在學術研究及專利創新方面已有豐碩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也有極高能見度並受肯定。

為延續第一期的研究成果,開創台灣以奈米技術智慧財產創造為核心的高附加價值知識型產業,並強化資源集中在台灣生根發展的產業應用領域,第二期(98-103)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努力促使研發成果轉化為產業的競爭力,為下一波高科技產業發展立下基礎。

因此,第二期計畫規劃以奈米前瞻研究、生醫農學應用、奈米電子與光電技術、能源與環境技術、核心設施建置與儀器設備研發,及奈米材料與傳統產業技術應用等領域為重點方向,並加強推動跨部會署合作,配合環境、安全與健康議題、奈米人才培育、奈米標準及奈米標章與產業推動等,以推動「奈米科技產業化」。

引領知識經濟發展
提升競爭優勢

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主持人吳重雨表示,藉由奈米科技產業化來引領我國知識經濟的發展,從而建立我國奈米技術產業的國家競爭優勢。

在此原則下,第二期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的主要目標有三:一、藉由奈米前瞻研究計畫提升我國奈米科技研究的原創性,促成研發團隊整合,進而帶動各種新興奈米科技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藉由奈米電子╱光電、奈米儀器建置研發、能源與環境技術、奈米生醫、及奈米材料與傳統產業技術應用等產業化技術計畫,和產業應用領域知識的結合,建立我國優勢產業。三、整合部會重要策略性計畫推動,包括在環境、健康、與安全議題、奈米人才培育計畫、奈米相關標準計畫、奈米標章與產業推動計畫、產學研合作計畫,及國際合作計畫等,擬定發展策略目標,使我國持續保有競爭力。

積極推動國際合作
帶動商機

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在學術成就方面,98年至今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共有5,416篇。

技術創新方面,在智慧財產的保護上,專利申請達1,690件,專利獲得達1,206件;先期及技術移轉有503件,移轉金額約8.48億元。經濟效益方面,促進廠商投資共620件,投資金額約104億元。

在國際合作方面,奈米國家型計畫辦公室今年度國際合作事項包含「台斐JC年會暨雙邊研討會」,和「歐盟計畫(M-ERA.NET)倫敦啟動會議」,亦有參加「APEC標準工作小組會議」,及「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奈米中心與蒙特婁理工大學考察行程暨雙邊研討會」外,另有簽訂多項國際合作計畫。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