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國衛院最新發現》奈米金粒子放療 造福腦瘤患
2013-10-29

[自由時報 記者 邱宜君]2013/10/29

台灣每年有1500多人罹患原發性或轉移性的腦瘤,但因開刀難度高,通常術後2到4週後病人還要繼續化療。

國衛院與清大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合作,在動物實驗發展出「腦內放射治療」技術,開刀時直接將奈米金製劑放進切除腦瘤造成的空腔,就能持續放出子彈般的β射線,有效殺死腫瘤細胞,與化療無縫接軌。

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博士陳仁焜表示,因為腦部是重要器官,就算開刀切除腫瘤,也不能無限制的切,難免會殘存一些腫瘤細胞,所以病人最易復發的部位,就是在原腫瘤位置周圍2公分範圍內。

陳仁焜表示,為壓抑腫瘤細胞繼續分裂,術後2到4週,傷口癒合後就必須進行化學治療,但有些惡性腫瘤分裂速度快,2到4週治療空窗期還是令人擔心。

研究團隊發現,經過清大反應器處理後,每百萬個自然的金原子(197Au)可產生一個放射性奈米金粒子(198Au-GNP)。

奈米金粒子可以同時放射出能殺死腫瘤細胞的β射線,以及能顯示奈米藥物在體內分佈的γ射線,是兼具治療和診斷雙重用途的潛力藥物。

研究人員在實驗老鼠身上發現,即使是最惡性的神經膠質細胞瘤,如果在開刀取出腫瘤同時,直接把奈米金製劑放在切除腦瘤後的空腔,手術後可以讓腫瘤體積縮到小於六成;然而,未使用奈米金治療的老鼠,手術後腫瘤卻成長為3倍大。

陳仁焜表示,目前這項技術已取得澳洲、美國、台灣的發明專利,歐洲、日本和加拿大的專利也正在審查中。未來將招募產學合作夥伴,若順利完成人體試驗,清大反應器每2小時就能製造出一個病人所需的用量。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