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材料科學與技術聯邦實驗室發表新型外科手術封合劑,可協助外科臨床醫師監測病人手術預後腸漏狀態。(Photo credit: EMPA)
瑞士材料科學與技術聯邦實驗室(Federal Laboratories for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PA)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先進的外科手術封合劑(surgical sealant),它能在腸胃道手術後提醒臨床醫師是否出現腸漏(intestinal leak)症狀。儘管這種滲漏非常危險,但直到現在臨床醫師還沒有甚麼方法在滲漏引起症狀之前發現它們。這種新型聚合物貼片能反映漏出的腸液造成的pH值變化,並在其結構中產生小氣泡,通常在漏夜開始後的幾分鐘或幾小時內就會出現。這個封合劑的物理變化可以透過超音波或CT觀察到,使外科臨床醫師能夠獲得腸液可能滲漏的早期預警。封合劑還能根據腸液的變化改變形狀,甚至在需要時釋放抗生素等藥物。
進行腸胃道手術可能導致腸液滲漏到腹腔中,帶給病人嚴重的風險。縫合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滲漏,但臨床醫師可能不會意識到這一點,直到給病人帶來潛在的生命危險。「外科臨床醫師告訴我們,即使在最複雜的手術過程中,他們也會密切注意手術進行的區域,但一旦腹腔關閉了,他們就成了瞎子,可能直到非常晚期才會注意到腸液滲漏。」參與這項研究的Alex Anthis說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研究團隊製作了一個手術封合劑貼片,他能在漏夜時警示臨床醫師,而無須重新打開手術部位。這種有彈性的柔軟材料含有碳酸鹽與聚丙烯醯胺基質(polyacrylamide matrix)。當這個貼片接觸到胃腸液時,其中的碳酸鹽會轉化成二氧化碳,在貼片結構中產生小氣泡。
最後使用傳統的手持式超音波探頭就能看到這種變化,它還會影響貼片在CT中的對比度。這意味著胃腸道手術患者可以透過超音波或CT進行日常檢測,以確保沒有腸液滲漏發生。
這個封合劑貼片還具有形狀可變性,在胃腸液存在的情況下,貼片的形狀可以從圓形變為環形,這有助於臨床醫師在CT掃描中隨時辨別腸液的是否有滲漏。這是透過在這個貼片中加入不溶性氧化鉭化合物實現的,這個化合物可誘導形狀改變。
(來源:Medgadget 生策中心編譯)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