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新創動態》MSC幹細胞生產自動化 減少人為誤差製劑更安全
2024-11-07

工研院成功研發MSC幹細胞生產自動化系統,這項突破性的技術,結合了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與無菌自動化技術,實現細胞生產的智慧化與高效率。透過線上細胞影像品質檢測,系統能即時監控細胞生長狀況,並根據數據分析結果,自動調整培養參數,確保細胞品質穩定。同時,系統的無菌自動化設計,大幅降低了污染風險,提升了細胞製劑的安全性...

技術亮點與市場潛力

這套系統的技術亮點在於其高度自動化與智慧化。系統採用全封閉式設計,搭配自動化換液程序,有效降低人為汙染風險,確保細胞培養環境的潔淨。更重要的是,系統整合了AI影像辨識技術,能夠即時監測細胞的生長狀況、數量以及形態,並透過大數據分析,建立細胞生長的數位模型,精準預測細胞的生長曲線,進而優化培養條件。此外,系統還具備異常檢測功能,能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污染問題,確保細胞製劑的品質。

這樣的技術優勢不僅能大幅提高細胞生產的效率與產能,更能確保細胞製劑的一致性與穩定性。相較於傳統的人工操作,這套自動化系統能減少人為誤差,降低生產成本,並縮短細胞製程開發的時間。此外,系統的模組化設計,使其能靈活應對不同細胞種類和培養規模的需求,大幅提升了系統的適用性。更重要的是,系統已通過臨床生產確效測試,符合法規要求,可望成為國內第一台符合法規要求可生產細胞製劑之智能化細胞生產系統。

開啟精準醫療新篇章,拓展產業應用

工研院黃智宏專案經理表示,細胞治療是未來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而細胞生產自動化是實現細胞治療規模化、標準化的關鍵。這套系統的成功開發,將帶動國內細胞治療產業鏈的發展,提升台灣在全球細胞治療市場的競爭力。未來,這套系統的應用潛力不僅限於幹細胞,還能擴展至免疫細胞、腫瘤細胞等其他細胞的培養,為癌症治療、再生醫學、免疫療法等領域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團隊將持續優化系統,並結合物聯網、雲端運算等新興技術,實現更智慧化的細胞生產管理。此外,工研院將積極與產學研各界合作,共同推動細胞治療產業的發展,將台灣打造成全球細胞治療產業的重要基地。

這套系統的問世,將能滿足產業對高品質、高效率細胞生產的需求,加速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與上市,進而惠及更多的患者。更重要的是,將帶動台灣生醫產業的升級轉型,吸引更多國內外廠商投入細胞治療領域,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系。


詳細資訊→細胞適應性培養及生產自動化系統|工研院黃智宏專案經理|第21屆國家新創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