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新創動態》核磁共振光譜檢測代謝物 無創評估幼童過敏風險
2025-02-27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邱志勇教授團隊,運用核磁共振光譜代謝物分析技術,開發出一項可監測腸道菌健康並評估兒童氣喘過敏風險的檢測方法,為學齡前兒童提供精確且非侵入性的檢測方式,有助於提升早期篩檢與預防能力...

兒童氣喘過敏問題日益嚴重 傳統診斷方式受限

兒童氣喘與過敏問題日益普遍,不僅影響孩童的生活品質,更對家庭照護造成負擔。傳統診斷方式如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檢測準確度有限,且臨床診斷仍依賴醫師經驗,難以普及應用。因此,開發更精確且無創的診斷方法,是提升兒童氣喘與過敏管理的重要課題。

精準分析腸道代謝物 有效評估氣喘過敏風險

為解決上述問題,邱志勇教授團隊利用核磁共振光譜(NMR)技術分析兒童糞便中的代謝物圖譜,監測短鏈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的變化,進而評估腸道菌群的健康狀態與兒童氣喘過敏風險。研究顯示,短鏈脂肪酸在維持腸道菌群平衡與免疫調控方面扮演關鍵角色。健康兒童的短鏈脂肪酸總量約佔腸道代謝物的60%,而氣喘患者因腸道菌群失衡,丁酸含量顯著下降,與過敏風險呈正相關。因此,監測短鏈脂肪酸變化可作為評估兒童氣喘過敏風險的有效指標。

團隊進一步結合機器學習技術,開發出代謝物分析模組,能夠有效區分健康兒童與高風險族群。與傳統IgE測試相比,該檢測方法的平均準確度提升至84%,敏感度達91%,專一性為82%。此外,該技術為非侵入性檢測,無需抽血,降低兒童的檢測不適感,也提高家長與醫療單位的接受度。

開啟個人化健康管理新篇章 助力兒童氣喘過敏防治

邱志勇教授表示,核磁共振光譜代謝物分析技術不僅能作為兒童氣喘與過敏的早期預測工具,也為未來個人化健康管理奠定基礎。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該技術有望應用於更多慢性疾病的早期篩檢,如腸道疾病、代謝性疾病等。未來若結合智能數據分析平台,將能進一步提升診斷精準度,並提供個人化健康建議。目前,團隊正積極推動臨床試驗,期望讓這項創新檢測技術普及,為更多兒童提供精準且無創的健康風險評估,助力兒童過敏與氣喘防治。


詳細資訊→利用核磁共振光譜代謝物分析監測腸道菌健康與兒童氣喘過敏風險評估|林口長庚醫院邱志勇教授級主治醫師|第21屆國家新創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