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新創動態》量測微量培養液評估發育潛能 單一胚胎植入更精準
2025-04-16

在人工生殖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何「少植入、多成功」成為臨床生殖醫學的重大挑戰。根據統計,我國尋求人工生殖的不孕症患者數量於近十年間激增近五倍,然而,為提升成功率而增加胚胎植入數,卻同步提高了多胞胎妊娠與母胎併發症的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黃泓淵主治醫師領導的研發團隊,成功開發出「非侵入式精準醫學分子級著床前胚胎分選技術」,透過極微量胚胎培養液進行胚胎發育潛能評估,在不影響胚胎發展的情況下,提供高靈敏、高準確性的分子資訊,開啟單一胚胎植入的全新精準時代。

七大核心創新匯聚 微滴中的生命密碼被精準讀取

這項技術的核心理念,是利用胚胎在體外培養過程中分泌的多種細胞動力素和生長因子,如介白質IL-1β、TNF-α、EGF等,作為著床潛力的生物標記。過去因檢體體積小(僅5-10微升)、濃度極低(皮克/毫升級),傳統免疫分析儀器無法進行有效量測。而黃醫師團隊所研發的數位微流體免疫檢測平台,則突破性地可在不到1微升的樣本中,穩定量測胚胎分泌因子,實現真正的單一胚胎非侵入式篩選,讓胚胎植入策略進一步朝向「少量高質」的方向前進。此技術結合了七項關鍵創新,為生殖醫學與生物檢測開創了全新應用場景:

  1. 磁珠式多重免疫分析:可同時量測多種生長因子,提升分析效率。
  2. 微液滴操控技術:採用數位微流體平台,只需微量樣本即可進行高靈敏度檢測。
  3. 微量磁珠螢光強度提升技術:藉由聚集效應提高訊號強度,降低偵測極限。
  4. 低磁珠數定量反應技術:每次固定磁珠數量,有效降低檢測變異,提升準確性。
  5. 無損耗磁珠清洗技術:快速完成反應程序,保留完整樣本訊號。
  6. 低操作門檻自動化系統:提升臨床操作效率,降低使用者進入門檻。
  7. 低交叉污染微滴設計:確保檢測過程中樣本獨立性與結果可靠性。

這套檢測晶片系統在學術界已有多篇Q1期刊發表,不僅在臨床不孕症治療具有高度應用潛力,也可廣泛延伸至珍貴樣本檢測、癌症早期診斷、個人化精準醫療等多元生醫領域。尤其針對體外受精中的胚胎培養液,其極高的技術門檻與實際臨床需求,使得本技術具備高度市場競爭力與全球專利佈局潛能。

「一滴決勝」的醫學革命:臨床實證與未來願景並進

黃泓淵主治醫師指出,這項技術的最大價值,是從原本可能被視為『廢液』的培養液中找出生命潛能的指標。目前,該技術已完成多項初步臨床驗證,成功建立胚胎分泌因子與著床率的關聯模型,準確度顯著提升。

面對台灣出生率持續探底、人工生殖需求激增的雙重挑戰,黃醫師團隊希望能藉由這項創新,讓單一胚胎植入策略更可行且更安全,降低母體負擔與社會壓力。未來,團隊亦將與國際醫學中心與產業合作,推進此技術商品化進程,並擴展應用至更多珍稀樣本的高靈敏檢測場景,開啟精準醫療新時代。


詳細資訊→應用於人工生殖之非侵入式精準醫學分子級著床前胚胎分選技術|林口長庚醫院黃泓淵主治醫師|第21屆國家新創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