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耳聾是一種常見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若未及時診斷和治療,恐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失。台北榮民總醫院耳科聽能團隊致力於突發性耳聾的診斷與治療研究,藉由多項創新技術,大幅提升了突發性耳聾的診斷準確率與治療效果。
聽力量值App 4K進階版:用手機即可評估聽損,診斷突發性耳聾
聽力量值App 4K進階版是台北榮民總醫院耳科聽能團隊研發的智慧型手機聽力檢測應用程式,結合了聽力量值法與4K頻率特別處理功能,可快速、準確地評估單側突發性耳聾患者的聽力狀況。4K 頻率在預測患者是否能聽力完全復原時扮演重要關鍵角色。這項關鍵技術在AI 預測模型中,被識別為預測是否能聽力完全復原重要特徵之一。團隊利用臺北榮總耳科突發性耳聾資料庫,開發人工智慧辨識模組,可標記和分析聽力復原百分比,並提供聽力治療後預測、治療策略和衛教規劃。突破傳統聽力檢測需在隔音室進行的限制,患者只需在安靜環境下即可完成檢測,方便性大為提高。此外,4K頻率特別處理功能可更詳細地記錄、監測、追蹤突發性耳聾患者聽力變化與復原情況,有助於醫師更精確地預估患者預後。
AI耳膜辨識App:可辨識耳膜疾病,輔助鑑別突發性耳聾
AI耳膜辨識App可快速辨識常見耳膜的疾病,輔助醫師鑑別診斷突發性耳聾。該App採用深度學習技術,分析10種常見耳朵內視鏡圖像,包括正常鼓膜、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滲出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耵聹阻塞、有否通氣管、鼓膜凹陷和耳黴菌病等,患者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或行動裝置拍攝新的影像,並將其傳送給AI 模型進行分析。根據圖像類型,該模型可以進行中耳疾病的診斷,準確率高達95%。
穿戴式遠紅外線裝置:促進內耳微循環,提高突發性耳聾復原率
穿戴式遠紅外線裝置是團隊研發的非侵入性耳塞探頭,利用導波遠紅外線將能量引導到中耳腔,改善內耳的微血液循環。該裝置已通過ISO 13485認證,並符合其他醫療器材的電氣安全標準與生物相容性要求。研究結果顯示,穿戴式遠紅外線裝置可有效改善突發性耳聾患者的聽力,且安全性高。
廖文輝醫師表示,聽力量值應用程式 4K 進階版是團隊多年研究成果的最佳化產品,該應用程式的推出,將為突發性耳聾的診斷和治療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團隊未來將與手持式耳鏡廠商合作,建立手持式耳鏡攝影圖片資料庫,並推廣全國醫療院所資料庫的雲端系統建立,進一步提升突發性耳聾診斷的準確率。
詳細資訊→突發性耳聾最新診斷策略與治療突破 |台北榮總廖文輝醫師|第20屆國家新創獎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