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國際要聞》麻省理工CFS 以超導磁實現核融合,零碳能源可望問世
2021-09-10


麻省理工新創測試了一項全新的超導磁鐵,提升核融合技術發展零碳能源的機會。(圖片來源:麻省理工學院)

 

由比爾蓋茲投資的麻省理工學院新創 CFS 與麻省理工學院等離子科學與核融合中心(PSFC),近期發表了一項新型磁鐵的研究技術,有望將能源製造達到「融合能量增益」的效果,意即核融合反應爐將能生產更多的能量。在這次的實驗測試中該磁鐵反應數據達到 20 特斯拉,超過傳統 MRI 及磁振造影磁場的 12 倍。

麻省理工學院新創 CFS 發現新的核融合技術,成為無碳能源開發的領頭羊

核融合反應出現在過往我們對「太陽」的認知上,核融合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兩個較輕的核結合,進而形成一個較重的核和一個極輕核之核反應形式,說起來有點饒口,但你可以想像成麻省理學院新創 CFS 與 PSFC 找到了一項關鍵技術有望在地球實現核融合反應。

這種超越現有科學的技術一旦被實現,將可創造源源不絕的零碳能源,CFS 與 PSFC 在這次實驗使用了一種名為托卡馬克 SPARC(又稱環磁機)的儀器,將磁鐵燃燒的等離子體儲存後並隔開保存,以利進行核融合反應。

就現有的科技與能源公司還尚未能做到完美的核融合反應,頂多只能把核融合反應獲得的能量作為維持並刺激反應來使用,但過程中消耗的能量遠遠高於獲得的部分,但是 CFS 與 PSFC 在這次的實驗中打破了這個限制,磁鐵反應中得到的 20 特斯拉遠遠超過傳統 MRI 及磁振造影磁場的 12 倍,其中成功的關鍵來自於「超高溫導體(HTS)」。

「超高溫導體(HTS)」在前述提到的托卡馬克 SPARC 中產生相當大的磁場,也因為這高磁場的反應讓 CFS 與 PSFC 發現到能透過更小、成本更低廉設備中的核融合反應獲得淨能量(又稱淨電量)。

若能實現「完美」的核融合,代表現在大家認知的風力、太陽能發電成本將大幅下降,但總歸一句,這項技術還是圍繞在「核電」的發展上,以台灣現行的狀態來說,火力發電還是為主體,核電廠的既定刻板印象在台灣、日本等亞洲地區仍有不少反對聲浪,能源的本質上並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單單取決於使用的人而已。

(來源:Inside網路趨勢觀察)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