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醫學院張聰賢教授的團隊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iPSC) 培養出人類3D大腦類器官,有望成為研發抗病毒性腦炎藥物的創新平台,加速藥物開發進程。 |
病毒性腦膜炎:致病機制不明、藥物研發受限 病毒性腦膜炎是一種嚴重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可能導致腦功能障礙甚至死亡,但目前對其致病機制仍未完全明瞭,且缺乏有效治療藥物。現行藥物開發主要依賴於2D細胞培養和小鼠模型,然而這些模型與人體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導致藥物研發成功率低、成本高昂。此外,部分病毒(如Parechovirus, PeV-A3)對實驗動物感染力不佳,更凸顯開發貼近人體生理環境之藥物研發平台的迫切性。 3D類器官精準模擬大腦,加速藥物研發 為解決上述困境,團隊將iPSC培養成胚胎體,再誘導分化成神經細胞球體,最後在特製培養基中培養出具備大腦結構與功能的3D類器官。此類器官不僅包含神經元、神經前驅細胞等多種細胞類型,更呈現出類似人類大腦的組織結構,能更精準地模擬病毒感染的人體環境,為藥物開發提供更具預測性的平台。 透過此平台,不僅成功驗證PeV-A3能感染人類大腦類器官,觀察到類器官萎縮及神經細胞受損,更證實干擾素能有效抑制感染,顯示其作為抗病毒藥物篩選平台的可行性。此外,更利用單細胞轉錄定序技術,分析感染前後各細胞群的基因表現變化,發現特定細胞群對PeV-A3感受度較高,有助於剖析病毒感染的細胞及分子機制,為開發更精準的治療藥物提供明確方向。 超越動物實驗,類器官模型引領精準醫療 張聰賢教授表示,相較於傳統動物實驗,人類類器官模型不僅更貼近人體實際情況,更具備成本低、效率高、符合動物實驗3R原則等優勢。此外,此平台不僅適用於PeV-A3病毒,團隊更成功將其應用於Omicron BA.1變異株,發現其感染類器官後,與腦部疾病、神經退化及發炎相關基因出現顯著變化,進一步證實此平台應用於其他病毒性腦炎,甚至是新冠病毒等新興傳染病的莫大潛力。未來,此平台有望加速藥物開發進程,為病毒性腦炎及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帶來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詳細資訊→利用人類類器官作為抗病毒性腦炎藥物之研發平台|國防醫學院張聰賢教授|第20屆國家新創獎 |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