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新創動態》可變焦超穎透鏡動態調整焦距 攜手AI提升內視鏡影像品質!
2024-11-21

傳統內視鏡技術在醫療診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其在影像品質、操作便利性以及診斷效率方面仍存在諸多限制。在調整焦距時,往往需要複雜的光學結構和機械調整,不僅限制了設備的微型化,也增加了操作的複雜性。此外,傳統內視鏡在獲取高解析度影像時,往往需要較長的曝光時間,這是活體組織的快速成像最大的挑戰...

台灣大學醫學院駱遠教授團隊成功開發出一款結合人工智慧與奈米光學的革命性內視鏡顯微系統。系統採用了可變焦光學超穎透鏡,通過精確控制光的相位和振幅,實現了動態焦距調整,更無需複雜的機械結構。

超穎透鏡再創醫學新局!AI加速內視鏡影像分析

顯微內視鏡(endomicroscopy)為生物醫學和臨床診斷的重要工具。團隊基於先前研發設計可變焦之光學切片內視顯微鏡進行優化。此新型光學顯微內視鏡影像系統,不需要複雜的光學設計與龐大的體積,同時提供良好光學切片,且可用於活體成像。
此系統的核心技術在於可變焦光學超穎透鏡,團隊利用光學擴散片(optical diffuser)以及客製化的內視鏡設計,並精準控制光的相位和振幅,實現了動態焦距調整,使得系統能夠從原始影像中快速重建出高品質的光學切片影像。
還可透過內視鏡影像進行即時智慧診斷,讓多個人工智慧模型整合在一起,不僅可以即時重建內視鏡影像,提升其影像品質,還可以進行智慧輔助診斷。透過此系統,醫生能夠及早辨識是否存在惡性組織細胞,提前發現病兆,並為病患制定更有效的診療方案。

駱遠教授:AI超穎內視鏡將引領醫療影像新時代

駱教授表示,原有的內視鏡系統所占體積較大,需要許多光學元件及伺服器做影像後處理,結合人工智慧後,利用人工智慧的訓練將光學元件的複雜性降低,大幅縮小整個光學系統的體積。這項技術的應用範圍廣泛,從胃腸道檢查到神經外科手術,都有望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駱教授強調,團隊開發的AI可變焦超穎內視鏡顯微系統,成功克服了傳統內視鏡在影像深度調整和速度上的限制。透過結合奈米光學和人工智慧,實現了高速、高解析度的三維成像,為醫療診斷提供了全新的工具。但人工智慧的訓練及即時重建對電腦伺服設備要求相對較高,因此也無法避免使用大量的電腦設備資源,若能將連接內視鏡鏡頭的後端設備整合,直接利用人工智慧晶片進行訓練,不只能微小化整個系統,影像的處理重建也能更加方便,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系統,並積極推動臨床應用,以造福更多患者。


詳細資訊→人工智慧可變焦超穎內視鏡顯微系統|台灣大學醫學院駱遠教授|第21屆國家新創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