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front-ap-northeast-1.images.arcpublishing.com/appledaily/MDGGSI3ANUZZ7IAY36TAWKQ5JM.jpg)
交大教授林伯(左)與高雄長庚王植熙(中)、兒童內科部川崎症中心主任郭和昌(右)獲國家新創獎。交大提供
/cloudfront-ap-northeast-1.images.arcpublishing.com/appledaily/ESOGULE5XCL5QMHSLRAJ4UM64Q.jpg)
交大提供
以往報告須抽血耗時
林伯表示,自己專長是影像與生醫領域,3年多前在學術交流場合中,認識郭和昌主任,當時他提到川崎症因和發燒症狀十分類似,除了靠醫師經驗判斷外,通常要靠抽血進一步精密偵測才能得知,但往往報告需要2至3天,常會錯失黃金治療期,再加上若抽血檢驗結果只是普通發燒或是皮膚過敏,又會浪費醫療資源,十分困擾。
為了幫忙解決此問題,交通大學決定與高雄長庚合作,用光學式偵測系統進行四肢組織參數檢測川崎症的症狀,完全無須收集病童血液檢體,是零侵入性的偵測方式,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及專一性。
為了幫忙解決此問題,交通大學決定與高雄長庚合作,用光學式偵測系統進行四肢組織參數檢測川崎症的症狀,完全無須收集病童血液檢體,是零侵入性的偵測方式,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及專一性。
盲測準確率高達8成
林伯說,當紅外線照射到體內組織,藉由產生的散射、吸收,就可分析出組織內血紅素、水分以及氧合血紅素、氧氣等參數變化,若是川崎症,通常水分會上升,血色素下降,此時再透過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的精確判讀,就能讓家長或醫師更有效率、準確的診斷川崎症。團隊花了3年多時間,收集上百份案例分析,發現盲測準確率高達8成,能夠有效率在第一時間篩檢出川崎症,避免病童心臟進一步受損。
團隊表示,這次研發出非侵入性的光學診斷工具,可於1秒鐘內正確診斷出川崎症的症狀,協助醫師或家長在發燒5到10日內做出及時且正確診斷,讓病童及早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以降低川崎症對兒童心臟的傷害。
交大表示,這研究成果獲刊於過敏領域全球排名第一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mpact factor:13.258),研究團隊也進入臨床實驗,希望未來能拯救更多兒童寶貴性命。
團隊表示,這次研發出非侵入性的光學診斷工具,可於1秒鐘內正確診斷出川崎症的症狀,協助醫師或家長在發燒5到10日內做出及時且正確診斷,讓病童及早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以降低川崎症對兒童心臟的傷害。
交大表示,這研究成果獲刊於過敏領域全球排名第一期刊《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mpact factor:13.258),研究團隊也進入臨床實驗,希望未來能拯救更多兒童寶貴性命。
【報你知】川崎症
川崎症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已成為開發國家兒童後天性心臟病之主要元兇,也是國內兒科醫師票選10大棘手疾病之首。川崎症主要以全身性血管炎表現,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冠狀動脈瘤、肝炎、膽囊水腫、腸胃道症狀、尿路發炎、關節炎,甚至無菌性腦膜炎,其中以心臟冠狀動脈病變為最嚴重併發症。
/cloudfront-ap-northeast-1.images.arcpublishing.com/appledaily/YRSRXISSGSAXMPOZDRKU33EXVU.jpg)
川崎症病童嘴唇易變紅乾裂。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