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bit除了可以量測心率、血氧、體表溫度之外,現在又多了一個新目標:量血壓。如果這個研究結果證實可行,Fitbit將能透過現有的穿戴裝置幫助到更多高血壓患者。
根據9to5Google的報導,Fitbit Lab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在驗證脈波到達時間(PAT)與血壓量測及預測的關聯性。在美國,每兩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是高血壓患者,但高血壓本身並不容易被發現,卻又是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的高危險因子,因此血壓的量測與追蹤在美國市場尤其重要。
一般用來檢測血壓的方式,是透過綁在手臂上的臂帶,以充氣加壓來阻止動脈中血液的流動,以量測血液通過血管臂時造成的震動,與心跳同步的壓力波動變化,就是所謂的脈波。經由血壓計所量到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其實就是隨著臂帶從加壓到放鬆所量到的血管震動變化。
但在美國,血壓計並不是人人家中都有一台,而且這樣的加壓放鬆方式也沒有辦法隨時隨地無感量測,有些比較敏感人對於這樣的短暫加壓也會感到不適,所以Fitbit希望開發出簡便的血壓量測方法,讓更多人可以隨時監測血壓,以防範高風險族群。
相關資訊 ─ 創新光學式之可穿戴連續無束帶血壓計│學研新創獎
Fitbit Lab目前正在研究要使用PAT還是心臟收縮後血液傳到手腕的時間,作為推估的基準,雖然已有研究可證明PAT與血壓量測的關聯性,但受限於樣本太少或樣本來自於特定環境(如重症監護狀態),以至於這樣的方式並不是很具說服力。
Fitbit Lab內部已嘗試使用PAT作為預估基準,接下來將要把研究拓展到更多人口態樣,以了解PAT在各種條件下的量測變化,驗證其準確與可行性。在美國超過20歲並擁有Fitbit的成年人,將會從App收到研究通知,Fitbit鼓勵其使用者可以參與這項研究,以加快血壓量測的開發、造福人群。
(DIGITIMES/李昕瓴)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