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創技術
工研院陳振泰團隊開發新型態仿生磁珠,盼成為細胞療法通用製造材料
2023-09-05

在CAR-T療法中,以磁珠對免疫細胞進行活化擴增是最為廣用的製程,但昂貴的價格使得這項療法推廣不易。工研院生醫所陳振泰經理帶領團隊,開發出有仿生概念的多突狀iKNOBeads新磁珠,大幅提升T細胞體外擴增效率,更計畫將應用範圍擴增至NK細胞等其他免疫細胞上...

以免疫細胞療法(Cell immunotherapy)治療癌症,也就是將免疫細胞在體外活化、改造並擴增數量,再輸入病患體內對抗癌症細胞的技術,在近年備受重視,像是用於治療多種淋巴癌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就是最早獲得FDA核准上市的基改免疫細胞療法技術。

在體外生產免疫細胞時,磁珠(Magnetic beads)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輔助角色。工研院生醫所經理陳振泰形容,人體內的T細胞就像是軍隊,在體外分離後的活化、擴增,就是在訓練軍隊認識敵人並壯大兵力,才能增加對抗癌細胞的勝算。

磁珠具備容易分離、可在表面修飾抗體等優點,成為細胞療法關鍵材料

為了達成活化擴增免疫細胞的目的,早期是利用基因改造過的飼養細胞(Feeder Cells)來訓練T細胞,卻有品質控管、操作不便及安全性的問題,之後才發展出可用磁力完整分離,還能在表面修飾特定細胞活化物質(如:CD3及CD28抗體等)的磁珠作為替代品,這也成為CAR-T細胞製程的主要輔助材料。

※T細胞在人體外的活化和擴增,都需要磁珠輔助。(來源:生策中心)

陳振泰解釋,目前多種已上市的CAR-T細胞免疫療法,都是使用同一家廠商的產品:ThermoFisher所生產的Dynabeads磁珠,一罐約10毫升的售價就將近台幣30萬元,價格相當昂貴。這也成為了工研院開發新磁珠技術的契機。

陳振泰團隊一開始是受到台大醫院醫師的委託,目標是開發出與Dynabeads同樣是微米級的圓球形磁珠,但成本更為低廉的相似品,但在過程當中卻意外出現了表面呈現不規則突起的「瑕疵品」。經過多次實驗後,團隊更發現這些表面有著突起的磁珠在促進T細胞活化增生上的表現反而更好,便逐漸把開發重心改到新型態的磁珠上。

仿生概念的多突狀磁珠,更能促進免疫細胞的活化增生

陳振泰解釋,在人體中是藉由抗原呈現細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來活化T細胞,其中活化效能最強的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表面是如神經細胞樹突般不規則突起及皺摺,而且十分粗糙;但目前市售磁珠皆為光滑圓球,與免疫細胞接觸時作用區域僅限於圓弧球面。他補充,在仿生的概念下,磁珠表面若有類似的不規則突起,並且增加表面粗糙度,與免疫細胞接觸時能夠作用的表面積較大,細胞活化物質的數量也更多,對於免疫細胞活化擴增的效能也有所助益。

※陳振泰團隊開發的iKNOBeads磁珠與人體內的樹突細胞外型相仿,能夠強化T細胞擴增效率。(來源:陳振泰團隊)

實證數據也顯示,命名為「iKNOBeads」的工研院新型態磁珠,活化能力已超過目前業界的標準品。五位不同健康捐贈者的T細胞分別經由工研院iKNOBeads和Dynabeads活化並進行12天的培養後,結果顯示iKNOBeads的擴增效率皆優於Dynabeads,而且突起尺寸越高的磁珠,擴增效率也越好。

此外,陳振泰補充,Dynabeads的建議使用量為細胞數量的3倍,也就是以3顆磁珠來活化1顆T細胞,但工研院iKNOBeads的用量卻只需要Dynabeads的3分之1到10分之1就能達到相似的擴增數量,並且基於磁珠高效率的特性能夠將CAR-T細胞製程從業界標準的9-12天縮短至7天。

使用磁珠擴增NK細胞,可避免患者因細胞療法產生罹癌的風險

在驗證過磁珠的T細胞擴增能力後,陳振泰團隊目前把研發重心放在NK(Natural Killer)細胞的擴增上。陳振泰解釋,目前量產NK細胞活化所使用的feeder cells是基因改造過的癌症細胞株,製程相當繁複,也有一定風險。

他舉例,由於feeder cells無法跟磁珠一樣用外力分離,所以在NK細胞的擴增結束後,會先用放射線殺死所有的癌細胞再一起注射回人體。然而,這種做法無法保證所有的癌細胞都已被消除,如果經放射線照射後仍有癌細胞存活,有可能隨著NK細胞一起注入患者體內,反而增加了患者罹患癌症的機率。

因此,如果能以磁珠替代feeder cells,不但製程能大幅簡化,也能降低患者罹癌的風險。實驗數據也顯示,iKNOBeads與現有市售產品:Miltenyi Biotec的NK細胞活化磁珠套組進行平行測試,在健康捐贈者與乳癌末期病患各10例的測試結果中,Miltenyi在14天培養後的NK細胞平均擴增倍率皆小於500倍,但iKNOBeads卻能達到4000-6000倍,此外也已完成臍帶血源NK細胞活化磁珠的開發。

在未來,iKNOBeads有望發展成細胞治療的通用平台。他透露,目前正在跟日本的東京大學醫院、京都大學CiRA研究所合作,開發TIL和iPSC細胞的應用。陳振泰表示,團隊的技術已經可以控制磁珠產出的尺寸、表面突起狀況和細胞活化物質的修飾,可以根據細胞治療業者的實際需求進行客製化生產,擴大細胞治療產業的製程量能。

工研院陳振泰經理團隊獲得第16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 – 生技製藥與精準醫療」肯定。(來源:生策中心)


陳振泰小檔案來源:新創幫網站、陳振泰
現職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 經理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 博士
經歷(摘錄)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 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Johns Hopkins大學生物系博士後研究員
國衛院奈米醫學研究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
相關專利 (已獲證)台灣:2件、中國:2件、歐盟:1件、日本:3件
(申請中)美國:4件、台灣:2件、中國:1件、歐盟:2件、日本:1件
國家新創獎獲獎紀錄 第16屆(2019年):學研新創 – 生技製藥與精準醫療
第19屆(2022年):新創精進獎

※系列報導:

※本文由生策中心新創幫編輯群採訪撰寫(口述:工研院陳振泰經理團隊 執筆:蔣士棋)。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