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中醫療科技競賽
醫療科技教育的扎根與創生! 高中師生共築創意與學習的橋樑
2025-04-28
醫療科技教育的扎根與創生! 高中師生共築創意與學習的橋樑
「第四屆高中醫療科技創意競賽」頒獎典禮集錦
隨著醫療科技與大健康產業持續發展,「第四屆高中醫療科技創意競賽」再次匯聚全台優秀高中學子,展現新生代對醫療議題的敏銳觀察與創新實踐力。本競賽由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生策中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與全台十三所醫學系共同主辦,並於2025年4月9日舉行頒獎典禮。
本競賽鼓勵學生從生活與臨床出發,聚焦醫療現場的真實需求,透過創意構思、跨域協作與實務驗證,提出具備社會價值的醫療科技解決方案。經歷半年籌備與三階段專業審查後,最終有16組團隊榮獲金、銀、銅獎,為台灣醫療領域注入年輕一代的嶄新觀點與行動力。
在學生優異表現的背後,亦有教師與學校的全力支持。本屆共有20所學校獲頒優秀學校獎,17位教師獲頒優秀指導教師獎,肯定他們在推動跨領域教育、激發創意思維與引導實作歷程中所投入的心力與貢獻。

全力打造跨域學習場域,啟發學生實作能力與創新潛能
隨著參賽學校對醫療科技教育的重視提升,多所高中於本屆競賽中積極投入並表現亮眼。師大附中王淑麗校長與北一女中張博翔老師亦分享如何整合校內資源與教師團隊,從課程設計到課後輔導,支持學生以科學邏輯實踐創意發想。
北一女中 張博翔老師
我認為這項活動的時程安排非常合宜,讓學生在學期末能以具體目標投入。從參觀醫療科技展、參與技能實作到提案發想,學生不僅接觸到實際應用,也在過程中累積觀察與討論的能力。我們的團隊分別聚焦於改善囊腫性纖維化患者的生活與提升睡眠品質的智慧設計,書審階段獲得醫學系評審們詳細且實用的建議,幫助學生更深入修正與補充,也讓作品更具科學性與可行性。非常感謝主辦單位提供這樣的舞台,讓學生得以在實作中深化學習。
師大附中 王淑麗校長
這次競賽中,學生們自信且精彩的表現,讓我深受感動。對我們學校來說,這次是一次大規模的「人海戰術」參與,背後其實有許多細緻的策略與規劃。首先,我們靈活運用校內各項專案資源,包括資訊科技、數位經濟與產學合作計畫,協助學生取得實作所需的器材與經費。也特別感謝跨領域教師組成的教學社群,一起協力指導學生的創作,其中更有兩位老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
我們還設計了與眾不同的科技課後班,讓學生有更多深入實作的機會。此外,這次還動員了近三百位學生一同前往南港參觀醫療科技展,更特別設計觀展學習單,引導學生從觀察、訪談到反思,讓整場參訪更具深度與意義。
我認為,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段豐富的學習與成長旅程。非常感謝主辦單位打造出這麼優質的舞台,讓學生能在探索未來的路上更有方向與動力。

創意點亮構想,回應醫療真實需求
在本屆競賽中,獲得金獎的三組團隊也上台分享其創意發想與成果實踐歷程。
獲獎團隊:靜心高中/陳宥螢、曾翊柔同學
獲獎項目:口腔醫療數位化
我們聚焦於診療過程中常見的「張嘴疲勞」問題,從自身就診經驗出發,設計出結合咬合穩定器與內視鏡的輔助裝置,並導入AI影像辨識技術協助病灶判讀。我們使用Roboflow平台訓練模型辨識牙齒症狀,希望能發展成全口自動掃描系統,幫助醫師更快找到問題點,並強調裝置的輕巧與實用,期望這項設計能真的在家庭與診所中被使用。
感謝老師一路以來的耐心指導,以及每位組員不間斷的努力與配合。這次的參賽經驗不僅鍛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我們體會到行動與創造力的力量,期待未來能持續在醫療科技領域探索,為更多人帶來實際的幫助與改變。
獲獎團隊:中山女中/張凱棋、劉冠宜、黃羿瑄、黃奕澄同學
獲獎項目:血友病專用OK繃
在一次閱讀血友病相關報導後,我們注意到中度血友病患者在受傷時常無法即時止血,因此發想設計一款內含凝血因子的OK繃,作為隨身應急工具。針對A型與B型血友病,我們在幾丁聚醣敷料中分別嵌入第八與第九凝血因子,並結合可按壓釋放的稀釋劑膠囊,使藥劑能迅速作用於傷口,加強止血效果。同時也考量了操作的便利性與實用性,並參考市售醫療器材與凝血製劑,以提高臨床應用的可行性。
非常感謝陳晏如老師一路上的指導與鼓勵,也感謝評審的寶貴回饋。我們相信,這款OK繃不僅是一項創新構想,更有潛力成為血友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急救幫手,讓醫療科技更貼近實際需求。
獲獎團隊:高雄高工/陳怡如、蔡寅、林柏翰、龔可依同學
獲獎項目:長者夜行引導與緊急通知系統
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我們希望透過科技為長者帶來更安心的生活環境,於是設計了結合夜間照明、跌倒偵測、異常預警與即時通報等功能的系統,希望能在居家照護場景中發揮實際效用,減輕照護者負擔,也提升長者的生活安全感。
這次能獲得金獎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鼓舞,不只是對作品的肯定,也讓我們更有信心持續投入醫療科技設計。特別感謝一路支持我們的指導老師與學校團隊,還有家人在每個階段給予的信任與鼓勵,讓我們能從構想到實作一步步走到今天,也感謝主辦單位提供這個展示成果的平台,讓我們有機會與其他團隊交流並成長。

從興趣出發、以合作成長,探索醫療科技起點
本屆獲獎的優秀團隊成員也進一步分享了從備賽到參賽的心路歷程,談及如何在這段過程中深化學習動機與拓展生涯視野。
獲獎團隊:南港高中、師大附中、建國中學、松山高中/陶霽旂、丁千祐、鄭宇勝、周佳瑩同學
獲獎項目:人生預言家–數位孿生健康技術
回顧整個比賽準備過程,從一開始參觀醫療科技展、討論主題、查資料、請教老師,到一步步完成作品,整個準備過程讓我們獲益良多。而這次以跨校組隊的方式合作,讓我們在籌備過程中特別深刻地體會到以下三點:
  1.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分工、查資料到簡報製作,我們透過每週討論協調意見,學會如何合作完成一件事,也更加認識彼此的優勢與角色。
  2. 簡報與口語表達能力的成長:在教授面前簡報對我們是挑戰也是歷練,從緊張怯場到逐漸有自信,老師不斷鼓勵我們練習,讓我們真正感受到進步。
  3. 把握觀摩與學習的機會:這次活動讓我們看見全台團隊的多元作品與創意,不僅大開眼界,也從中獲得新的啟發。感謝主辦單位提供這麼好的舞台,也感謝老師與隊友們一路上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們在醫療科技的學習旅程中更有勇氣持續前進!
感謝主辦單位提供這麼好的舞台,也感謝老師與隊友們一路上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們在醫療科技的學習旅程中更有勇氣持續前進!
獲獎團隊:復興實中/林冀脩、邱宇豪、林若曦同學
獲獎項目:心跳之語–AI心電圖判讀及心臟疾病風險評估
這次競賽讓我們從完全不懂程式,到能建立AI模型判別心電圖,也從零開始學習心電圖的原理與各種疾病特徵,過程雖然辛苦,但學到的遠遠超過預期。我們非常感謝台科大林淵翔教授與馬偕醫院洪崇烈醫師的專業指導,以及一路支持我們的馬老師,陪我們經歷無數次練習與修改,也謝謝隊友們的配合,讓我們能展現最佳成果。這場比賽不只是挑戰,也是啟發,讓我們更堅定未來將醫療與科技結合,並轉化為實際應用的信念。
獲獎團隊:高雄中學、高雄女中、新莊高中/吳承桓、高啓翔、陳亮羽、林姸蓁、吳予涵同學
獲獎項目:尿袋重量與移動復位警示智能裝置
這次參賽的靈感來自一次探望長輩時,觀察到護理人員提醒尿袋擺放位置的重要性,讓我們開始思考是否能透過設計減少照護疏漏。經過查閱資料、參考書籍,並進行實際的裝置設計與測試後,設計出具備重量感測與位置判斷的智能裝置,期望能在醫療現場發揮實質幫助。這次獲獎讓我們對醫學科技充滿興趣,也確立了未來往醫療與工程領域發展的方向。感謝師長在設計與技術上的協助與鼓勵,讓我們有機會把創意轉化為實際行動。我們相信,只要持續觀察生活、善用創意,就有機會改變世界的一小部分!
「高中醫療科技創意競賽」鼓勵學生從生活出發,聚焦真實需求,透過跨域協作與創意構思,發展對醫療議題的理解與興趣。參賽歷程中,學生不僅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團隊合作與實作歷練中深化對科技與醫療連結的認識。這場競賽不只是學習的延伸,更是一個讓高中學子實際參與醫療創新思考、厚植未來發展潛力的重要平台。
觀看更多: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