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新創 - 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
糖尿病眼底影像人工智慧輔助判讀系統
2020-12-23
林昱仁組長團隊/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林昱仁、余孝先、馮文生、曾新穆、李紀幸、張世芳、王邦傑、李雅文、黃騰誼、張頌彥、劉容慈、鄧名杉、吳柏佾、黃聖棋、王鼎元、王舜民、郭文旬、李思元、王昱欣、黃素珍、陳建任、陳冠安、劉建宏、呂子杰、郭禹瑄、葉怡汝、呂明芳、林思萍
依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調查指出,全球約有4.63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且持續攀升、亞洲居冠,患者罹患眼部病變是正常人的25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 DR)已成為成年人失明最主要原因。在台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盛行率高達30-35%,然而國內執業眼科醫生不足,全國半數鄉鎮無眼科醫生。本研究從糖尿病基層醫療服務流程切入,擬透過人工智慧辨識技術來輔助糖尿病照護網絡基層之新陳代謝科、家庭醫學科…等非眼科醫師判讀糖尿病患眼底病變,達到真正早期篩檢糖尿病眼部病變,實現預防醫療的目標。本研究建立人工智慧醫療影像分析技術研發與軟硬整合的全方位能量,串聯法人研究機構、醫療院所、醫材業者跨業合作,成功建立國際上唯一可自動偵測並清楚標示DR四種主要病徵位置的辨識技術,優於全球同類型上市產品(如IDx-DR)或相關學研發表成果(如Google),且已技轉醫材業者,於跨院所執行TFDA臨床試驗程序作業尾聲,創建全球領導性的人工智慧眼部病變篩檢的二類醫材產品。同時積極落實於國內四級醫療體系實務運用,結合基層院所既有眼底鏡設備與AI輔助診斷的軟體醫材,提供早篩服務,累計約20,000人參與服務驗證體驗,提高眼底檢查的便利性與可就近性,大幅提升糖尿病患的眼底篩檢率,發現潛在病患早期治療,維護民眾健康。
評審推薦
1.結合眼底鏡設備與AI輔助診斷之軟體醫材,透過眼底影像AI系統進行判別,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早篩服務,已累積完整的 ”眼底影像標記資料庫”,預計2020年下半年將申請第二級醫療器材許可。
2.可自動偵測辨識4種視網膜病變病灶,並進行嚴重程度分級,優於現有市面上技術競爭者(iDx與Google),輔助醫師掌握糖尿病患者病程與追蹤血糖控制情形,具市場潛力。
2.可自動偵測辨識4種視網膜病變病灶,並進行嚴重程度分級,優於現有市面上技術競爭者(iDx與Google),輔助醫師掌握糖尿病患者病程與追蹤血糖控制情形,具市場潛力。
2022年度精進成果
全球視力受損人口持續增長,早期眼部病變患者多屬無感,恐早已置身失明危機而不自知。本研究透過實質等同(Substantial equivalence)途徑,建立國內首創AI-DR醫材快速複製案例,成功技術移轉至國內唯二家國產品牌眼底鏡設備商及一家AI智慧醫療公司,成為台灣眼底病徵偵測AI唯一提供者。同時持續深化研究,不再僅限於糖尿病眼部併發症,成功研發可適用於健檢中心、視光中心、家醫科診所等一般多數民眾可觸及處,輔助非眼科醫生之眼底病變AI診斷系統,可診斷涵蓋血管變化、視網膜、視神經相關疾病等14種眼部病變,判別眼底影像是否存在異常表徵,達靈敏度87.5%、特異度85.2%、準確度85.6以上。透過AI輔助早期篩檢、早期治療,減低未經治療的視力損害人口,創造眼底醫材全新藍海市場商機。
團隊簡介
|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