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新創 - 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
創新的教學電子病歷
2018-12-12
曾志仁副院長團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曾志仁、林政宏、林素真、江忠憲、曾馨慧、陳怡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了提升醫療品質和教學傳承,持續推動資訊系統優化,現在建立的電子病歷特色,除了具備標準化、結構式病歷以外,全院系統是統一整合,門診、住院、急診、護理是統一架構,統一資料庫,統一流程,沒有孤島,具備大數據基礎。

然而,病歷是醫學教學最重要的平台,病歷除了臨床服務任務,也應具備教學功能,傳統教學方式是以紙筆註記。在當時環境,紅筆糾錯、註解的筆跡與力道,所代表的是教學傳承價值。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們建立創新教學電子病歷,並整合坎入HIS電子病歷系統,整合匯入已經開放的source code,再加上自主設計的新功能,終於創立符合醫療與教學嚴謹規範的規格,使其具備訂正、註記、補註等的教學功能,並能呈現:

1.可以知道是誰寫的。
2.可以知道是誰改的。
3.可以知道修改者的身份層級。
4.可以知道什麼時候改的。
5.可以知道改了哪些地方。
6.完整保留刪除和修改痕跡。
7.可以逐字、逐句、依人、依層級簽章,每一字每一筆都有時間戳、醫事人員密碼戳,存留完整login紀錄。

這次創新教學電子病歷系統,是以人性最習慣方式,創造符合教學使用者需求的系統,達到創新的教學電子病歷為目標,邁入智慧醫院新里程,正式宣告突破多年來電子病歷在教學紀錄的隔閡。

評審推薦
1.本項目是針對教學應用專門設計的創新產品,並且具有臨床實用的證據支持可行性,具備商品化的基礎。
2.利用MS WORD軟體就能達成病歷修改的要求,增加第一線臨床的醫護人員的使用性。
2022年度精進成果
1. 本院教學電子病歷發展,是以『教學相長和痕跡保留』為目的建置基礎,突破傳統EMR以往無法呈現醫學教育十分注重的『教學精神』和『教育過程的自動化無失真記錄保存』,現況已接續成功開發臨床決策知識輔助系統(CDKSS),並且延伸結合國際大數據,擴充運用平台功能,進行跨國醫學資源整合,達到研究共同融合新進展,賦予臨床、研究、教學融合價值。
2. 為了更進一步將醫學與研究發揮多元效益,持續與國際公司TRINEXT合作開發創新系統,稱為「AI價創-醫學研究和教育EMR Search」,利用人工智能提取和分析醫療大數據,並自動挖掘分析,採用即時性、人性化、與視覺化模式,提供臨床與學術研究應用。
3. 本次精進特色包含:
(1)強大資料整合和分析能力,同步與國際研究數據分析,相互比對研究結果。
(2)大幅提升研究發表的質與量,發表數量成長20%,其中醫學生通過IF分數176.079的期刊發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精準搜尋國內外醫療大數據研究群體,使用者可以自主藉由直覺的搜尋介面自己操作。
(3)數據挖掘與分析具備「視覺化」和「即時性」特色,運算能力在3秒鐘之內,即時獲得所需資料與分析結果。
(4)數據資料具備去識別化、去連結、留存Log。
團隊簡介
曾志仁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學士Stanford University Hospital Gynecologic Oncology Fellow ship
廣州醫科大學榮譽博士

現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醫療資訊部副院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部長
台灣女性癌症協會 理事長
台灣腫瘤癌症運動促進學會 理事長
經歷 衛福部全國電子病歷委員會 臨床主席
長庚醫院電子病歷委員會 副主席
國家網路醫院 第一屆院長
嘉義長庚醫院 婦產部主任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 副理事長
台灣婦癌醫學會 理事
美國Stanford University Hospital 婦癌研究員
國家新創獎 - 2018、2019、2020年
衛福部台灣全人醫療評比第一名 – 2018年
臺灣科學研究委員會學術研究獎 - 1998、1999、2000、2001年
臺灣婦產科醫學會論文獎 - 1997、1998年
臺灣徐千田醫學論文獎 - 2000年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