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研究所、國立台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徐鳳麟、劉興華、汪炳鈞
本發明發現,天然之蕨素化合物nstpbp168於注射、口服均能有效對抗streptozotocin 誘導之糖尿病鼠 (第一型糖尿病模式)之高血糖狀態及葡萄糖不耐受性 (glucose intolerance),並能提高骨骼肌細胞 (differentiated C2C12 cells) 葡萄糖轉運體4(GLUT4) 之運輸,增加骨骼肌細胞對葡萄糖之利用及攝入作用。同時,於血液生化或組織病理之檢查未有不良變化。在培養的肝臟細胞,nstpbp168可以扭轉磷酸carboxylkinase (PEPCK) mRNA表達的增進。體外細胞培養的綜合研究結果顯示,nstpbp168具有能力引發 AMPK磷酸化和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並於1型糖尿病小鼠,建立蕨素化合物類之化學結構與降血糖活性之相關性 (SAR)。另一方面,研究nstpbp168對於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長期影響,其結果呈現,經治療後,可有效地扭轉了糖尿病小鼠之糖不耐受性 (glucose intolerance) 和胰島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說明 nstpbp168在2型糖尿病模式亦具有降血糖功能。nstpbp168之衍生物,nstpbp169和169-glc,也已被證明可改善dexamethasone誘導的胰島素抵抗和高脂肪的飲食誘導的胰島素抵抗。藉由2-bromo-1,3-dimethylbenzene經Suzuki coupling反應,蕨素化合物之全合成方法已建立,將應用於原料藥製程之放大。本發明有關使用蕨素化合物治療1型及2型糖尿病,亦可使用於肥胖之改善。同時,與目前市售之降糖尿藥物,因化學結構、藥理作用機制不同,故具有作為開發成新藥物之潛力。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